積極搶救貧窮,而非等待補助! (秦靖)

秦靖 2016/09/11 14:11 點閱 1835 次
在學校裡,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學生拿著最新款的手機、父母開著名車、全家寒暑假出國旅遊等等,已非新鮮事。(photo by 網路截圖)
在學校裡,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學生拿著最新款的手機、父母開著名車、全家寒暑假出國旅遊等等,已非新鮮事。(photo by 網路截圖)

社會大眾對於貧窮人士總有份悲天憫人的情懷,也不吝惜慷慨解囊,但是福利制度的漏洞總為人所濫用,也讓救助的美意大打折扣。

在學校裡,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學生拿著最新款的手機、父母開著名車、全家寒暑假出國旅遊等等,已非新鮮事。更有些中低收入的家庭為了避免父母兩人同時工作因此喪失補助資格,索性其中一人賦閒在家,偶爾打零工賺點不用報帳的零用錢。

相反地,我們也在學校裡看到很多真正清寒學生努力不懈、奮鬥扭轉人生的鼻酸故事。筆者十幾年前剛進入教書職場,任教的第一個畢業班要去畢旅時,一位家境清寒但是沒有中低收入戶證明的學生選擇不參加。當我詢問他,如果是旅費問題,老師可以幫你出錢時。

這位學生回答說,我的確很想跟其他同學去玩,但是出去玩三天的花費,單獨撫養我的媽媽要去幫傭好幾天,老師的好意我心領了!反正我也不是唸書的料,我可以利用這三天的時間幫忙媽媽去接打掃清潔的工作,賺更多一點的錢。等我經濟能力寬裕的時候,再帶著媽媽到處去玩。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民國100年第二季低收入戶數為11萬餘戶、低收入人數為27萬餘人,民國105年第二季低收入戶數為14萬餘戶、低收入人數約為33萬人,低收入戶數這六年來成長了27,低收入人數成長了22。

台灣社會福利單純現金給付式的救濟,已經造成嚴重的福利依賴與道德危險,接受補助的家庭與人數大幅成長,也就形成了我們在校園裡看到的諸多亂象。

美國要求接受補助的單親家長必須強制就業,且領取補助累計最長不超過五年;美國亦採用Michael Sharreden的資產累積脫貧模式,規畫出所謂的「美國夢計畫」,透過個人發展帳戶以鼓勵參與者勞動工作以獲取所得與儲蓄,並且提撥相對金撥以加速個人的資產累積,積極達到脫貧目標。

台灣社會救助在全面免費的政策下,資源被有心人士浪費濫用,是否真有達到雪中送炭的積極意涵,各縣市社會局官員應該走進校園或這些人的家庭裡看看實際成效,是否真如補助金額數字那樣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