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媒體大未來 張:掌握專屬客群

林亭妤 2016/09/02 00:13 點閱 13524 次
「從閱聽人看媒體大未來」座談會,左起本報社長林意玲、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谷玲玲。(photo by 李友忠)
「從閱聽人看媒體大未來」座談會,左起本報社長林意玲、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谷玲玲。(photo by 李友忠)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傳統媒體為了與網路媒體共生共存,要能穩定獲利,才能永續經營。」前行政院長張善政1日參與本報8周年社慶座談會指出,媒體必須掌握住自己的固定客群,為這群人提供更深入專業的服務。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谷玲玲也說,媒體須有一個創新方向,就是必須服務讀者,提供他們「極度個人化」的需求。

參與本報1日「從閱聽人看媒體大未來」座談會的貴賓,包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谷玲玲、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以及本報資深撰述邱慕天。

專業加工再呈現

「媒體工作者必須經營出專屬自己的社群。」張善政認為,唯有讀者固定之後,才可以開始專心經營,並將其變成固定的營運基礎或獲利來源,從這一個或多個社群獲得的知識、觀點,則變成媒體人源源不絕的新聞來源,而一個專業出身的媒體人,必須善於將這些社群收集到的資訊,專業加工再呈現。

谷玲玲則說,「媒體要勇於嘗試新科技,並試著服務讀者及廣告主。」她表示,視覺化、數據化、動畫化、遊戲化等各種嶄新的報導形式,已被運用在各種新聞報導與節目上,360度的AR、VR實境效果運用更是極大的發展空間;而另外2個創新的思維,是必須服務讀者及廣告主,給予讀者「個人化、特有、不重複」的頁面,並試著讓廣告主可以方便「目標行銷」。

扮演社會補縫者

曾柏文則指出,當今大眾媒體形態已逐漸消逝,漸以社群媒體為主,但這導致知識權力開始被分散,鄉民的崛起挑戰傳統,並導致閱聽人被「部落化」,引發言論內戰;許多人書寫只是為了攻擊對手、打擊自己不信任的文章,不是為了溝通。因此,媒體業者的角色應是扮演社會縫補者,試著在一個文本、報導內平衡多方意見看法,產生安頓社會各方聲音的力量。

媒體為何不再清醒?「媒體和閱聽人必須共同覺察數位化帶來的傳媒生態變遷。」邱慕天表示,在1970年代,調查式報導叫好叫座,不太有市場跟新聞價值二選一的問題,但到了2000年以後,面臨過度自由化的的商業競爭,報導搶快、故事破碎,傳媒失去了公信力與制高點。數位科技一方面加劇了這種沈淪的現象,卻也提供了資源針對問題修復,端看我們是否清醒且妥善地使用它。

(座談會逐字稿與現場影音,請見醒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