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發氣象浮標 預測颱風備受關注

黃敬哲 2016/08/03 16:58 點閱 24425 次
助理教授張明輝在3日科技部記者會中指出,新型浮標的技術與一般海象浮標不同,是特別針對颱風觀測而研發的。(photo by 科技部)
助理教授張明輝在3日科技部記者會中指出,新型浮標的技術與一般海象浮標不同,是特別針對颱風觀測而研發的。(photo by 科技部)

【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科技部從2015年開始,協助台灣大學海洋所最近發展專為觀測颱風而設計的新型海氣象浮標,並在第一次實驗中便耐住17級強風,成功觀測到超級強颱─尼伯特颱風的詳盡數據,引起國際間的關注。新型浮標是用鋰電池代替太陽能板以對抗強風,並能詳細記錄各項參數,直接觀察颱風如何從海洋吸取熱能。

在3日的氣象浮標技術發表會中,科技部次長陳德新表示,此次工作團隊在半年內發展出新型智慧省電浮標系統,成功地獲得非常有價值的氣象資訊,令眾人感到振奮。專家指出,直接從海洋收集的數據將可準確的預測颱風的強度,以及相關的水文訊息。

颱風特化技術

台大海洋所助理教授張明輝指出,新型浮標的技術與一般海象浮標不同,是特別針對颱風觀測而研發的,用鋰電池代替太陽能板以減少因颱風造成的損毀,而且能搭載更多探測儀器來詳細記錄颱風以及海水的參數,並能透過衛星進行即時的影像傳輸,將可以直接觀察颱風如何從海洋吸取熱能並壯大的過程。

張明輝表示,以往對颱風強度的觀測都是由陸地來進行,但是在海上的觀測數據其實更為重要,西太平洋以及台灣的東南外海及南海北部都是颱風經常經過的區域。然而綜觀全球,西太平洋的浮標卻非常少。究其原因,是日本不重視颱風災害,中國及菲律賓技術又不達標,而日本則不重視颱風災害,所以唯一有能力做的國家就只剩台灣而已。

台大海洋所所長魏慶琳表示,美國其實很想要在西太平洋放浮標,但因為距離太遠維護及投放成本太高,所以他們一直對台灣所觀測到的數據很有興趣,這也是台灣能夠發展的地方。

受國際注目

張明輝強調,尤其是今年的尼伯特颱風是超級颱風,台灣不僅能夠精準地透過大數據統計預測颱風路徑,選定正確地區投放浮標,並有效地蒐集颱風資訊外,浮標本體亦能耐住17級強風,同時可透過即時資料傳輸公開到網路上,引起國際間的關注。

記者會現場還與海研一號的工作團隊直接連線,展現出目前正在進行的海上浮標設置作業。海洋所副所長詹森表示,目前因預算所限,頂多只能投置5個浮標,希望政府能夠再給予支援,才能真正對防災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