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膽固醇 心血管疾病元凶

林亭妤 2016/08/01 17:35 點閱 9800 次
醫師表示,堅果類的油脂是好油,民眾應天天攝取。(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醫師表示,堅果類的油脂是好油,民眾應天天攝取。(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會誘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膽固醇,是低密度膽固醇。」心臟內科醫師葉宏一1日在記者會中指出,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會讓血中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上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控制的就是低密度膽固醇,以免心血管疾病發作。營養系教授王果行提醒民眾,應減少攝取奶油、冰淇淋、西點、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台灣營養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1日在「血中膽固醇≠食物膽固醇」記者會上共同聲明指出,絕大多數血液中膽固醇過高的民眾,是因為有害的「低密度膽固醇」過高。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膽固醇要看『低密度膽固醇』,到了醫院都直接指定要檢驗該項目。」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表示,民眾去抽血檢查時,可以注意院方有否提供「低密度膽固醇」項目的檢查,一般健檢多提供「總膽固醇」指標,但總膽固醇指標影響因素很多,他認為,精確度並沒有那麼準確。

「從食物中攝取到的膽固醇需要控制,尤其是本身膽固醇製造比較多的病人,更要注意膽固醇超量。」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宏一表示,膽固醇大多是伴隨著動物脂肪,因此就算美食當前,也要知曉這份食物膽固醇的含量,若是高膽固醇食物,則要控制攝取量。

「控制熱量攝取、不要碰反式脂肪,並多吃膳食纖維降低人體對脂肪的吸收。」中華民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指出,要控制血中膽固醇,就要控制攝取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均高的食物,尤其是反式脂肪含量極高的食品如:乳瑪琳、蛋糕、冰淇淋等,這是在加工過程中才出現的不天然成份,人體無法消化,理論上應該完全不食用。

學會提出升膽固醇指數「CSI=0.05×膽固醇(毫克)+1.01×飽和脂肪酸(毫克)」給民眾參考,當民眾購買加工食品時,可以看看外包裝標示是否標明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依此計算出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指數越高的食物,對心血管疾病危害越大,如:全脂保久乳、豬大腸、豬腦、雞蛋黃等,食用時應盡量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