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轟台東、炸彈炸台鐵─電視台有話要說 (蔡又晴)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16/07/11 15:07 點閱 1499 次
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但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幾乎是松山車站的爆炸案,後山居民急需救援的災情乏人問津。(photo by 壹電視截圖)
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但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幾乎是松山車站的爆炸案,後山居民急需救援的災情乏人問津。(photo by 壹電視截圖)

「護國神山救了台灣!原來台東獨立了!難怪我們這麼慘也沒人管!」

從小在教會長大,也因為教會年年都有高中大專生等全國活動,我認識非常多東部的朋友,這是一段台東的朋友在颱風肆虐隔天貼的留言,我跟他很熟,我知道他是個明理的人, 但是從隨後湧現的跟貼及留言, 我清楚的感受到,東部人的確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天龍式說法

光從這段論述就看得出來, 如果說中央山脈保護了台灣, 那明顯是沒有顧及到台東蘭嶼的慘況,這個說法是天龍式的, 符合大部分人的思考卻忽視了少數人的感受,但是事實上是不是如此? 我也想以一個記者的身分,談談這兩天的新聞處理。

這次因為氣象局跟各國氣象預告,新聞台留置的人力比平常颱風多了1/3,包含小夜班(1500-0100) 記者增加一倍,各組都增加大夜班(2300-0800) 記者,全部都是為了因應颱風, 只是從來沒想到炸彈爆炸會選在晚間10 點多發生。

當時我人還在公司,大家都在忙著颱風狀況,社會組長官卻突然要記者馬上出門去松山火車站,還強調不要問甚麼事情,馬上去就對了!

接著他轉頭跟我們說松山機場發生爆裂物爆炸,全公司都跟著炸裂了!不要忘記當天九點多還有秦偉出面開記者會, 當時公司裡面除了小夜當班主管,大夜當班主管也是提早到班,所以當時電視台有比平常多了兩倍的人力,但是依然人仰馬翻。

以為是恐攻

我必須要說,就算重回當時, 我們的應變措施也未必會改變, 但是有個前提我要補充,以台東遭受的災情,版面的確不夠多, 這是事實,但這個我們晚點再談。當炸彈第一時間爆炸時, 除了爆炸現場,有多位記者在非值班狀態主動到現場幫忙, 當時採訪中心最擔憂的問題是, 這起是不是恐怖攻擊?是組織行為嗎?有沒有政治動機?甚至有沒有外國勢力介入?

經過了幾天的沸揚跟調查, 我們現在知道犯案人是一位厭世的孤狼式攻擊者,但是當時我們甚麼都不知道,針對大眾運輸發起炸彈攻擊,這是我們在國外才會看到的畫面,但是現在發生在人群密集的松山火車站裡的行進列車中,倒地哀嚎的傷者,大片的血跡染紅地面,許多民眾圍著傷者澆水搶救,大批警察、特警跟拆彈小組包圍現場,連從來沒現身的國土安全辦公室都罕見露面發言。

這樣的現場,新聞台的大篇幅報導不為過,台灣在經歷多起無差別攻擊事件後,民心其實很脆弱,盡快澄清事實對安定民心有絕對助益。

想不到災難在台東

回到台東的當晚,我如果沒有記錯,當時颱風的重點都放在有貨櫃屋被吹翻,造成一名老婦死亡,還有就是農損落果嚴重,農民苦不堪言,先補充說明,這次的氣象預報跟颱風登陸的位置其實一調再調,從原先從花蓮登陸一度調整到最後從台東登陸,當時預置的記者分布在宜蘭、花蓮跟台東, 但是最後登陸點在台東,重創台東,但是記者從宜蘭花蓮往南部調的速度,跟民眾期待是有落差的,這有交通問題也有東部幅員廣大的問題。

高雄的記者稚惠採訪車開到後車窗被吹破,大家七手八腳用垃圾袋堵住繼續開,她還開玩笑說:坐在車裡面環繞音效好強。這輛車她們繼續坐了一整天,因為她們還得拍風災新聞。另外一組順揚,採訪車開到壞掉,記者為了拍新聞,擠到SNG 車上繼續趕路,車子至今在修車廠還在修理。

駐地記者也遭災

台東駐地記者德哥,家裡鐵捲門被吹壞,車子被壓住,這兩天全部是騎摩托車跑新聞, 他家的鐵捲門預約要到四個月後才排得到人修理。我的重點不是說記者好可憐,我們可憐是自找的,誰叫我們是記者。但是如果以為以台東這麼大幅員的範圍,區區幾組記者就能夠拍完,那也實在太忽略新聞取得的難易度。

在當天,新聞部主管的分工, 就是由採訪中心主任東彬哥親自統籌處理各地颱風新聞,由另外一位專門負責松山爆炸新聞,新聞部的確有分工,也的確有處理,但是以當時事件的驚悚程度,焦點被爆炸新聞吸引這也是事實,但是要說因此輕忽對台東新聞的處理,這也未免言過其實。

不會放棄台東

我要重複強調,台東的災情很嚴重,新聞版面的確不夠, 但是也請不要忽略新聞取得的困難度,不是幾張照片我們拿來一貼就是一則新聞,有人要看一大推的沒訪問沒故事的純畫面嗎?

這一次是兩個重大新聞同時發生,在新聞資源跟驚悚性上, 新聞做出了對某些新聞優先處理的判斷,但是從後續不斷追加的人力物力,可以看得出來新聞台對台東新聞沒有放鬆, 更不會放棄。

你所看到的每個畫面跟訪問, 都是記者走山過河的去拍攝出來的,我們至今依然在奮戰, 為台東,為台鐵,為台灣,更是為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