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市面、網路上販賣的保健食品吃多了恐造成健康負擔!中醫師全國聯合會理事施純全等人14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賣場中常見的四物、紅豆水等販賣的保健「食品」,含中藥材的劑量甚至進逼醫師處方,非常需要檢討。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說,「食品添加超過適合食用的濃度應該納入監督,未來將提出修法加強管控。」
近年來保健食品正夯,許多四物飲品、紅豆水及薏仁水等如雨後春筍紛紛佔滿超商、網路,而許多重視健康的民眾、愛美的女性也經常買來食用,但產品標示不清,加上沒有經過中藥材的成分管控,恐怕會讓自己的健康倒退嚕!
林靜儀14日在「食品還是藥?食藥兩用怎區分?」記者會上表示,市面上存在許多廣告暗示有療效的保健食品,如四物飲特地放在模特兒胸前等,但卻是以「食品」在販賣,規避販賣中醫藥草等健康食品須受中央管控的法規,「且產品往往沒標示中藥草萃取的濃度到底有多少,造成食品、藥品分不清楚的情況,民眾誤食過量也易發生健康問題。」
施純全舉例說,紅豆在中醫藥材裡是具有療效的「赤小豆」,曾看過網路販賣的隨身沖包雖有標示萃取紅豆量達80公克,「但80公克的量已經是中醫師在開處方籤的份量,製造商卻跳過中藥材管控監督,僅用『食品』販賣,民眾長期食用恐增加腎臟負擔!」
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則建議,由於這些食品並非審查制,不需要通報食藥署便能販售,「民眾在食用這些食品時,最好要先請教專業醫師,讓醫師依照民眾的身體狀況提出建議食用的範圍,若違反相關規範會與衛福部加強監督。」
「既然目前法規造成食藥不分的混亂,未來將針對食品中超過中藥材萃取的濃度等提出修法,要求食藥署、中醫藥司加強管控的力道。」林靜儀認為,雖還未與衛福部長林奏延談過,但對於終結食藥亂象相信會是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