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慢性病 首重調整心態去憂鬱

謝宜帆 2016/06/05 19:02 點閱 10631 次
罹患慢性病後可以透過均衡飲食、充分睡眠、維持運動習慣,幫助自己調適身體和心情,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疾病。(photo by google image)
罹患慢性病後可以透過均衡飲食、充分睡眠、維持運動習慣,幫助自己調適身體和心情,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疾病。(photo by google image)

【台灣醒報記者謝宜帆台北報導】「慢性病患者,如罹患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等,除了長期服藥,也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習慣。」臨床心理科心理師林書正5日在「與慢性病共存的心理調適」講座表示,很多人在患病後,往往只看到疾病造成的健康問題,有的人會按時接受治療,有的人則是拒絕接受或是不以為意,沒有注意到可從日常飲食、社交安排等層面改變生病後的身體與心理狀態。

關懷心臟病童協會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與慢性病共存的心理調適」醫療講座,邀請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心理師林書正演講,他指出,我們在面對慢性病時會經過震驚期、否認期、煩躁憂慮、沮喪失落和調適成長等五個階段的心路歷程。

他說,否認期階段,剛開始病人都會傾向否定自己罹病的事實,裝沒事、或抱持著逃避心理尋求別的醫師,「這樣的現象是屬於正常反應,但是過度的話可能會造成延誤就醫。」他也提到,有些病人會因為慢性病無法根治的狀況而逐漸失去身體自主性、甚至面臨生活角色的轉變,長時間的不確定感就會出現憂慮、想要放棄、輕生的想法和情緒。

「這個時候,不如專注於自己能做到的事。」林書正以一位糖尿病患者為例,因為吃藥對病情控制沒有成效,所以徐先生轉而向太太尋求協助,最後知道原因是運動量不足,剛開始醫護人員給徐先生設定目標是每天走5000步,可是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要完成並不容易。許多在場聽講的老先生、老太太,對這起案例分享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所以,徐先生將目標減少為每天走100步,不管是下樓倒垃圾、走路上班還是睡前原地踏步等,只要有達到,他都會很開心地跟身邊的人炫耀,慢慢累積成就感後,反而自動開始追加目標。

林書正強調,當慢性病找上門時,患者面對身體受損和龐大的心理壓力,除了積極找尋疾病相關資料、看醫生之外,注意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心情的調適與病後的生活安排這些層面更為重要,盡可能地讓身體回到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