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對話」聚焦南海 我應寫好應對劇本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6/06/05 14:33 點閱 1447 次
香格里拉對話會針對南海議題進行對談,但各國基於自身利益,並沒有諸多讓步空間,被《經濟學人》譏為是「聾子的對話」。(photo by wikipedia)
香格里拉對話會針對南海議題進行對談,但各國基於自身利益,並沒有諸多讓步空間,被《經濟學人》譏為是「聾子的對話」。(photo by wikipedia)

就在南海情勢波詭雲譎當下,八方風雨會星洲。第15屆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登場,南海議題絕對是本次亞洲安全峰會的重中之重。

北京與華府不斷在南海競逐影響力,東南亞各國只能被迫當配角。當前北京和華府之間,在西太平洋海域處於戰略機遇期,中南海對美國重返亞太「亞洲再平衡」戰略的解讀是「圍堵中國」;歐巴馬政府則關切中國發展海洋權的野心,所聲稱的「和平崛起」只是假象。

一國的戰略規劃有其假想敵之設定,美國重返亞太的地緣戰略假想敵正是在東亞「和平崛起」的中國,反之,當代中國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海洋戰略,以及美、中兩國在東亞海域地緣政治賽局中登場,就不難理解和意外。

兩強維持冷和

美國試圖藉香格里拉對話與韓、日、澳、以及菲、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東協國家分別舉辦雙邊會談,通過與亞太各國合縱連橫,突顯主導亞太事務的企圖。而中國海軍強化太平洋投射軍力的能力,解放軍海軍巡演的範圍甚至已延伸到關島附近,逐步朝向海洋霸權擴張,使得亞太地區安全情勢漸次失衡。

與此同時,北京在南海填海造島,部署武力以軍事為外交後盾,用外交達軍事平衡,壓縮華府在南海周邊海域的戰略空間。美中對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各有所圖,雙方在圍堵與突破之間抗衡,儘力維持南海「鬥而不破」的冷和現狀。

中國的南海造島計畫對上美國宣示自由航行權,美中競逐制海權,牽涉聲索主權國家在南海的地緣戰略和能源安全核心利益,南海已成為亞太地區衝突的發火點。南海爭議有其結構性成因,在地緣政治上,位居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戰略要衝,又是原油供應的重要海巷;在地緣經濟上,豐富的海底石油蘊藏量,使得爭議加劇,各方基於國家的核心利益,對於主權的強硬立場,更難有讓步空間。

聾子的對話

就此而言,要求各國通過「香格里拉對話」獲致解決爭議的結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難怪《經濟學人》亞洲版名之為是一場「聾子的對話」(Dialogue of the deaf)。

面對南海爭議,中、菲、越一方面藉駐軍或機艦巡邏捍衛主權,另一方面則以外交手段,提交聯合國斡旋解決,同樣擁有南海主權的台灣,則面臨兩難。北京希望台灣能夠在南海爭議上採取共同立場維護主權,華府則要求台灣與美、越同一陣線,台灣的任何選擇都動輒得咎。東協各國為謀求國家利益極大化,避開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危險,唯一選項就是「維持等距」,以免犯下戰略錯誤。

台灣在南海主權存在的事實,都無從迴避南海情勢的任何變化,南海仲裁結果未明,必然會牽動台灣對太平島主權的主張。

中國強勢主張南海主權的不可讓渡與領土的不可分割,對任何侵犯主權或宣示海域航行權的舉動,都視為挑釁。美國「亞洲再平衡」是華府穩住西太平洋霸權,並制衡中國東擴的戰略,南海正是美、中在西太平洋海域較勁海洋霸權的主場域。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揭櫫新南向政策,刻意「遠中、親美日」的作法,一旦美中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以及任何可能的誤判情勢,都將使得戰爭變得不可避免,對亞太地區,甚至台灣,絕對是不可承受之重。蔡英文總統和國安團隊必須設定更明確的南海戰略,寫好應對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