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單憑硬體 蔡清彥:產業應軟硬兼施

黃敬哲 2016/04/20 20:39 點閱 10638 次
工研院院長蔡清彥「由新經濟時代的觀點看創新創業契機」專題演講。(photo by 台灣醒報/黃敬哲)
工研院院長蔡清彥「由新經濟時代的觀點看創新創業契機」專題演講。(photo by 台灣醒報/黃敬哲)

【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現在要諸如台積電等公司轉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為了要跟上時代,必須依靠設立新公司來達成。」工研院院長蔡清彥在三三企業交流會專題演講時指出。蔡清彥也同時表示,台灣仍應注重製造業,但單憑硬體賺不了錢,應配合軟體發展出系統,才能跟上美國的破壞性創新。

蔡清彥說,美國矽谷每隔五到十年都會做出破壞創新,從電視、半導體、網路、智慧手機到物聯網,這些概念從矽谷開始。矽谷儼然是全球的創新領導者,在這方面,台灣有太多地方需要跟矽谷借鏡。

現場的與會人員多是企業家,更關心的是政府如何鼓勵舊企業創新。蔡清彥表示,台灣的企業主年紀越來越大了,要創新很困難,他們的角色應該是要扮演天使投資人,來拉拔新創公司成長。另外,美國大企業要創新轉型,其實還是靠併購小公司。所以鼓勵新創公司成立還是最重要的。

蔡清彥進一步提到,工研院已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以及許多新創公司孵化器等創造了一條七公里的創業走廊。工研院從2011年到2015年輔導成立的44家新創公司也聚集在此,希望能打造成台灣的「新矽谷」。除此之外,工研院也直接在美國矽谷成立台灣創業創新中心,連結兩地的人才與資源。

關於台灣的就業問題,蔡清彥也表示,目前台灣就業機會的增加,已經有相當的比例來自於新創公司,並且在逐年成長中。也可以顯示台灣鼓勵創業創新政策的重要性。

所以工業院的使命其實就是要創造新公司,其中也包括了移民創業。而這也是台灣創新創業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吸引矽谷的專家、創投和新創企業到台灣發展,是台灣連結矽谷的重要關鍵。

目前工研院的主要發展計畫為智能醫院照明系統、先進微創手術系統、智慧視覺系統、自主車輛駕駛系統、無線傳輸系統等結合軟硬體的先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