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導彈的戰略幅射下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6/03/24 11:37 點閱 1462 次
北韓在大閱兵儀式上,曾搬出一枚特大長程導彈,向世界展示軍力。這枚導彈由特大的16輪運載車運出場,疑是傳聞中射程可直擊美國的長程導彈。
北韓在大閱兵儀式上,曾搬出一枚特大長程導彈,向世界展示軍力。這枚導彈由特大的16輪運載車運出場,疑是傳聞中射程可直擊美國的長程導彈。

北韓發射兩枚「蘆洞」中程導彈,使得朝鮮半島核武危機再度升溫。受到平壤導彈戰略幅射的國家,都無法倖免於東北亞地緣賽局。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270號決議,針對朝鮮核武問題,祭出一系列制裁措施,敦促平壤放棄核、導計劃,通過對話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金正恩則放話指稱北韓已做好隨時發射核彈的準備。

這次發射「蘆洞」導彈,足以證明平壤已成功研發微型化核彈頭,即使其中一枚在空中爆炸,北韓的核武不再只是軍事恫嚇的手段,而是確實具有發射核武導彈的能力。

核武為北韓談判籌碼

北韓認為美國現行政策已對其政權乃至整個國家生存構成直接威脅,因而不斷藉由核武危機,置朝鮮半島於戰爭邊緣,試圖迫使美國妥協。平壤以獲致華府的三個保證設定政策議程:北韓的安全、美國的不侵略,以及無政權移轉。

因此,為促使美國同意與北韓簽訂和平條約,取代1953年的朝鮮半島停火協定,就成為北韓追求的具體目標。北韓若無力扭轉韓戰體制後,國際社會加諸於朝鮮半島的對峙狀態,維繫金氏政權於不墜的戰略,將不可能成功。

從過往美國出兵海外的作戰經驗,北韓當局意識到,美軍確實強大到不可挑戰,不應與之直接對決,但並不表示就應該對美國無條件讓步。只要擁有強而有力的嚇阻武力,就能迫使華府在戰爭之前止步,改以外交談判途徑解決問題。

核武與和約是北韓獲致國家安全保障的唯二選項,北韓認為除了通過談判實現與美國簽署和平條約外,就是不斷精進核武技術,讓北韓正式成為核武國家。這正是北韓無視安理會制裁,在短期內試射中、短程導彈,展現核武威力的戰略目的。

美國以經濟反制北韓

中國在安理會制裁決議投下贊成票,並多次對外宣示絕對會遵守決議,金正恩雖不便公開對中國反彈,但已認知到中國不可信賴,北韓實際上已處於嚴重的外交孤立,不再期待北京會和北韓站在同一陣線。

然而,美國仍持續推動美軍部署,美韓進行最大規模的軍演,與此同時,並展開薩德(THAAD)系統的磋商,藉此升高對北韓的軍事壓力,並整備國際經濟封鎖的佈局,攻擊北韓體制最脆弱的經濟環節,北韓除了打核武牌之外,已無其他反制手段。

北韓當然知道成為核武國家的後果。首先是刺激南韓與日本走向核武之路,其次引發中國和俄羅斯的不滿和憤怒,一旦挑起日本與南韓發展核武,直接削弱美國核武保護傘的價值,華府失去在日、韓駐軍的正當性,弱化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對北韓而言相對有利。

總之,平壤的核導彈戰略幅射線,直擊整個東北亞地緣政治板塊的要害,並左右著相關國家的權力互動關係,安理會的經濟制裁很難制約金正恩繼續在朝鮮半島試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