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賭注:行動主義者希拉蕊(20160229 國際版紐約時報)

邱慕天 2016/02/29 21:32 點閱 721 次

《國際版紐約時報》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統治利比亞42年的狂人格達費終於在數年前的阿拉伯之春倒台了,然而至今這個國家仍陷入無政府般的恐怖分子天堂。

格達費政府的武器被敘利亞反抗軍和IS接收,從奈及利亞、西奈半島、馬利的政局都被衝擊;IS勢力迫近歐洲到500公里內、西非動盪,難民危機肆虐。美國總統歐巴馬自稱「未能替利比亞做更多」是他外交政策上最大的教訓。

這一切要從2011年3月14日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與利比亞反抗軍頭目賈布里勒深夜會面說起。作為希拉蕊瞭解利比亞局勢的主要窗口,擁有匹茲堡政治科學博士的賈布里勒當晚美妙地講述了他們的全國過渡委員會,如何能夠代表一個正處於嚴重分裂的國家,支持民主開放並重建利比亞。

「我們有個夢。」這位後來成為利比亞戰後第一任臨時政府總理的賈布里勒對希拉蕊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使國家恢復生機。」2天之後,希拉蕊在白宮說服了歐巴馬武裝利比亞反抗軍。並形容賈布里勒是如何令人印象深刻與明理。她認為美國若錯過這個時局,尤其是將歐洲及阿拉伯力量聯合起來的機會,將喪失領導世界的舞台。

這點深深打動了歐巴馬。

雙方5月於羅馬再度會面時,賈布里勒預期只是10分鐘的書面清單確認,但希拉蕊卻與他花了一小時認真勾勒利比亞的未來圖像:開明的選舉、自由的媒體、女權的進步。賈布里勒自知這些是天方夜譚,但為了美械能盡快到手,也只能陪興致勃勃的希拉蕊聊下去。

只有在格達費敗亡、革命的亢奮消退,人們才發現民主合一的利比亞根本是個泡沫。

幕僚表示,希拉蕊向來是個實用主義者,願意變通、希望被人看到她總是在認真努力。但利比亞的成果卻像是個災難。對此,希拉蕊本人拒絕《紐時》訪問。她說,現在評斷利比亞政策的賭局是贏是輸還太早。她願意冒險、可以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做決斷。也許,時間會還她清白。

http://www.nytimes.com/2016/02/28/us/politics/hillary-clinton-lib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