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學學測十五級分的計分方式失當,原始總分較高,總級分卻未必較高,是一場整人遊戲!如果回頭看看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三等級的計分方式,大家才會明瞭極致的整人遊戲莫甚於此!
首先,83學年度開始實施大學學測,為了走出傳統聯招分分計較的弊病,參照外國相當普遍化的9級分計分標準,形成了學測成績十級分的計分制度,也就是將數萬名考生依照一定組距分成十組。
爾後因為各大學反映同級分的人數過多,無法有效篩選,所以從88學年度改為15級分,也就是數萬名考生依照一定組距分成15組,在統計學上是一個具有實務意義的作法,雖然仍有少數人認為原始總分比總級分公平,但是質疑聲浪逐漸彌平,形成一個計分共識。
其次,原始總分較高,就該名次在前嗎?大家不妨回憶過去的高中聯考。那時代國、英、數、社、自的總分依序為200分、100分、120分、140分、140分。各科分數比例不相同的情況下,原始總分不見得真實反映出學生五科的總能力。現在學測各科的原始總分也不盡相同,社會科高達144分,英文、數學科卻為100分,各學科各自轉換成15級分後,更能代表學生在全體考生中該科的能力位置,其實較符合公平原則。
最後,對照國中教育會考3等級的計分方式,大家就能感同身受制度的荒謬。為了模糊成績界線,消滅分數主義下所謂的明星高中,竟然將全國20幾萬名的國中生粗略分成精熟、基礎、待加強3個等級。
雖然美其名為『標準參照』模式,學生不用與全國考生做比較,不用分分計較,而是與事先制訂的通過標準做比較,但是實務操作上就是將各科精熟級人數比例『控制』在13%~18%、基礎級在49%~69%,而待加強級則在14%~33%。
因為如此,校園國三班級裡大多數的學生放棄學習,反正怎麼努力唸書都到達不了精熟級,只要避免掉到待加強組,這之中有好大一個基礎級,大家有著相同的比序分數。成績三等級的計分模式,侵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鬥志,也讓學生素質不斷地滑落。
亞里斯多德說過,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但教育的根若爛了,所結的惡果終將反噬台灣整體的國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