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調查指出,百餘家台灣貿易商認為我國未能通過服貿、貨貿協定之下,嚴重削弱經貿實力,使得台灣在綜合貿易競爭力的全球排名連續第4年下滑。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呈棕21日強調,貿易商普遍希望政府能與國際貿易合作組織接軌,維持戰力。此外,調查也指出印度已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生產成本最低國家。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21日發表「2016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與發展潛力調查報告」,其中指出台灣綜合貿易競爭力的全球排名由去年14名下滑至15名,連續第4年名次滑落。
黃呈棕表示,導致衰退的主因分別為:兩岸服貿協議未能經立法院通過生效;尚未能進入TPP及RCEP等區域整合,威脅國家生存空間;紅潮來襲壓垮台灣各產業能力、經商環境惡化吸引外資力度低;以及人才斷層嚴重削弱台灣經貿競爭力。
負責進行調查的中原大學企研所呂鴻德教授表示,展望2016年全球呈現「新平庸」、中國經濟成長呈現「新常態」及台灣的「新政治」,在新政府喊出「點亮台灣」的同時,也要同時能「走向世界」。他建議面對崛起中的紅色供應鏈,台商應該避免單打獨鬥。
在這次的調查報告中,綜合貿易競爭力評比前10名貿易地區分別為: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香港、紐西蘭、荷蘭、加拿大、日本、及澳洲;其中新加坡在近5年中,除2014年評比為全球第2之外,已經蟬聯四次全球第1。
台商布局或開發銷售市場所關心的是一國的競爭力,報告指出,菲律賓與日本是競爭力上升幅度最大前2名,兩國都上升了7個名次。其中菲律賓近年來不單GDP連續三年突破6%的門檻、許多跨國企業也開始設點佈局。至於全球生產成本較具優勢的國家,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台商心中的第1名。
這是台北市進出口公會連續第8年針對5700家貿易會員(台商)進行「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與發展潛力」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