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承諾,當選後要將農業從弱勢轉為強勢產業,而現任農委員會主委陳保基則強調,台灣農業已經改頭換面,呼籲「不要再說農業是弱勢產業了」,兩者對台灣農業現況認知南轅北轍,勢將影響到台灣農業政策的制定以及農業未來的生存競爭,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釐清。
【經濟觀點】
台灣農業究竟弱不弱勢,可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台灣農家年平均所得在全國年平均所得線之下,且農家專業所得不到其總所得的20%,多數需依賴政府各項補助過活。固然在農業各部門中也有年收入高達數百萬甚至千萬者如:休閒農業、種苗供應事業、鳳梨釋迦、黑金剛連霧、芒果、高接梨…等等,但這部分只佔整體農業經營數的15%上下,國內農產品經常發生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崩跌的慘況,農業本身同樣存在所得不均的現象。
而農產品能順利開拓國外市場也只占30.31%(2014台灣農產品總產值為173.6億美元,出口貿易總額為52.45億美元),多數農產品在品質、安全、規格、數量上還無法達到國外標準,因此將農民視為弱勢族群並不為過。
【政治觀點】
儘管參選人在選舉場合均強調重視農業,會照顧農民權益,但是選舉過後多靠向財團與利益團體,許多攸關農民權益的法案與措施如「農業基本法」、「敏感科技保護法」、「農地農用」、「農業災害保險」…等等或遭蓄意杯葛意阻擋遲遲無法實施農民對此莫可奈何(罷免立委門檻過高)。
特別是每次進行區域經貿合作談判,農業老是被拿來當墊腳石,拿農業去換取工商業利益事先卻從不與農民做充分溝通,往往以「大局為重」來逼迫農民屈從,頂多實施短期補助來安撫農民,相較於日本農民團體過去在國會所擁有的龐大勢力(為自民黨的堅定支持者)以及國內工商團體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台灣農民團體確實相當弱勢。
【產業受青睞觀點】
傳統農業(包括漁業)基本上屬於3D(辛苦、危險與骯髒)產業,不僅工時長、工作辛苦、收入偏低、經常遭遇到天災風險且擇偶不易,致使願意投入農業生產行列的年輕人不多,一度還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最末選擇。
儘管這些年在政府政策鼓勵下,年輕人返鄉務農的人數有所增加(在地青農達1,600多位)主要從事加工、行銷領域,從事第一線生產的仍占少數,形成嚴重的人力斷層,在爭取年輕人力投入上農業確屬弱勢。
最後政府每年編列上千億的農業預算其中近七成係用於農業各類補貼(造成假農民充斥),占農業所得相當高比例間接顯示農業的弱勢需要靠政府給予補助。
國內農業各產業別間因種類、規模、技術、行銷等不同,造成所得不均現象非常明顯(從數萬收入到千萬元),如何透過不同對策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升整體農業技術進而提高農民所得,增加務農誘因,應該才是未來主政者需要思考與努力的目標,過度神話或弱化農業都非農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