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募款已成為常態 政府應加強監督( 蔡孟峰)

蔡孟峰 / 媒體工作者 2015/12/22 15:57 點閱 1804 次
「募款」儼然已經成為選舉時開發財源的工具,在選舉期間,不論政黨大小,財源是否充沛,都會開立小額募款的帳戶(photo by 蔡英文粉絲頁)
「募款」儼然已經成為選舉時開發財源的工具,在選舉期間,不論政黨大小,財源是否充沛,都會開立小額募款的帳戶(photo by 蔡英文粉絲頁)

「募款」儼然已經成為選舉時開發財源的工具,在選舉期間,不論政黨大小,財源是否充沛,都會開立小額募款的帳戶,即使有政治獻金法限額捐贈的規定,但累入成千上萬筆的金額,候選人或政治團體如何使用,很少會公布明細,更別說有公民團體募款之後帳目不清,常導致人謀不臧的疑雲。

過去的募款大都是和公益與善心結合,許多人捐款時未必會去了解募款的正當性,以及款項的流向,以致於當募款的方式形成常態以後,財務管理是否嚴謹,捐款者都無從得知,主管的內政部等部會,就應該有更詳實的會計審核機制,為捐贈者代行監督之責。

從宗教及公益角度出發的募款行為,近幾年也逐漸被政治團體、公民運動,甚至社會企業型態的公民媒體沿用,捐款人出於自願性,理當無可厚非,依公益勸募條例或政治獻金法的規定,發起募款是否具有正當動機雖然各有解讀,但對於假募款、真詐財的不肖之徒,必須要透過帳戶稽核制度及時發現及時遏止。

過去也曾經有罕見疾病患者的親屬,為了龐大醫療費用,對社會進行募款,被檢舉後必須退還已募得的款項;公民團體為了揭發不法,這是對社會大眾有利之事,以募款籌措資金同樣也被開罰;當然還有許多假藉公益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的募款行為,更是糟蹋民眾的善心義舉。

日前有公民運動發起人,藉團體之名私募款項佔為己用,經檢方調查,才發現帳目流向不明,此事若非捐款者提出疑義,恐怕就石沉大海;今年選舉爭取不分區席次的政黨爆增,幾乎都採取募款的方式取得財源,但開立專戶是否經過審核,所募款項是否具有正當性,內政部及金管會等機關,應該嚴加看管。

募款已經成為常態,但發起人或團體的居心是否純正,只能各憑良心與良知,勸募條例及政治獻金法只是一個規範,既然取之於社會,就要對得起捐款人,勇於將動機及帳目攤在陽光下,接受社會查核的監督與考驗,當捐款民眾無法核實募款的正當性與款項的使用時,也只能靠政府機關的公權力介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