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性戀女性 遭性暴力比率達61%

莊瑞萌 2015/12/15 16:26 點閱 9956 次
美國政府公布報告發現,同性戀關係中出現性暴力比率高於一般人。(photo by Bazi on Wikimedia)
美國政府公布報告發現,同性戀關係中出現性暴力比率高於一般人。(photo by Bazi on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日前發現,同性戀行為者受到對方暴力相待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其中又以女同性戀成為暴力受害者比率最高。原因是女同性戀小時候曾遭遇過性暴力,較容易成為日後左右其性向成因之一。

這份名為「親密伴侶與性暴力全國調查」首度以男女性別區分受暴對象,結果發現不管是男或女同性戀者,遭到性暴力對待比率都高於異性戀,其中女同性戀遭到暴力比率更高於男性。

【小時遭受性暴力】
研究也發現,有44%女同性戀曾遭到強暴、肢體暴力或遭到另一位女親密對象跟蹤,雙性戀女性出現上述情形比率則更高,為61%,其中有37%女雙性戀被跟蹤過,是異性戀女性2倍。至於曾經遭受強暴女雙性戀有48%是發生在11~17歲期間。

至於男同性戀曾遭受強暴、身體暴力或被另一位伴侶跟蹤比率為26%,上述暴力行為出現在男雙性戀比率更高達37%。

有別於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LGBT)支持者認為同性戀行為是自然生理現象,但從CDC報告可發現,大多數同性戀跨性別者或女雙性戀,小時候都曾遭遇過性暴力,因此,容易形成其日後選擇同性戀的原因。不過,CDC並未在報告中直接指出,性暴力經驗與成年後的性向選擇有直接關連。

對此,支持同性戀的人權戰線則堅持認為,貧窮、不被公眾接受與邊緣化印象是造成同性戀出現性暴力主因。不過,美國全國女同性戀權益中心法律主管波爾蔻則認為,「LGBT團體內部發生性暴力問題直到最近才受到注意,其中又以LGBT成員自己犯下這種行為最令人擔心。」

【壓力促成暴力行為】
她也指出,LGBT忽視或合理化這些暴力行為原因包括受害者不知如何尋求協助,其中又可能因為擔心不被支持或不願讓LGBT負面印象再被深化而選擇息事寧人。

日前美國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分析過包含3萬名參與者4份研究後也同樣發現,同性戀者出現家暴比率一直高於異性配偶。

研究人員卡羅認為,壓力是促成出現暴力行為的原因之一,他說,「被歸類成少數團體會產生其他壓力。而一般可區分為受到歧視的外部壓力,或是內在對同性戀持負面看法而產生的內部壓力。因此,有時候同性戀便會將這些負面看法或情緒以行為投射至另一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