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
攝氏2度的神奇數字
巴黎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不單需要政治學的精算,還需要數學的縝密。歐盟在1990年代提出了比工業革命前溫度差距攝氏2度內的目標,作為控制海平面上升的門檻。然而近來《自然-地球科學》期刊上一篇文章爆料,說明這個目標背後的許多潛在代價被掩蓋了。
作者凱文.安德森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丁道爾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指出,人類行動得太晚,在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下,人們拖到2年前才了解「排二氧化碳到大氣層」與「最終全球暖化」的關係是線性般地直接,而那時還具有的1000億噸排碳額,今日剩下不到900億噸。
把森林消失和水泥相關的探排放算進去,當前的速率只夠20年就用罄額度。(而這個額度其實也只能保證全球暖化有「3分之2以上機率」被限制在2度以內。)
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的計算目標是2.7度,碳排放則預計連年上升到2030年左右才會被控制。更別說許多研究指出那些潛在的碳,例如北方凍土層許多冰封的死亡動植物,一旦冰融,它們將會開始腐化並大量排碳;種種計算指出,排碳實際的安全額度,可能比目前高估的還要少500億噸。
最後,每1度上升,最終海平面會高出2.3公尺,也因此中、美之外許多國家認為,1.5度已是他們能承受的極限。我們或許可以期盼未來研發出把碳從大氣中捕捉並吸回來的神奇技術,但在此之前,要控制暖化沒有經濟和環保兩全其美的辦法:世界各國或許必須犧牲暫時的經濟增長,換地球一個可永續的未來。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sf/national/2015/11/29/car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