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梅竹馬 台灣教育合併成亮點(李若松 )

李若松 / 資深媒體工作者 2015/11/16 19:05 點閱 2413 次
清大教授反對並發起連署,憂心併校會拖累清華聲譽;但從一位清華校友角度來看,教學、研究、服務、推廣都是成為好的學府必備的要件。(photo by Wikipedia)
清大教授反對並發起連署,憂心併校會拖累清華聲譽;但從一位清華校友角度來看,教學、研究、服務、推廣都是成為好的學府必備的要件。(photo by Wikipedia)

研議10年的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整合案,兩校今年重啟談判,清大也擬定意向書,一個邁向國際的研究大學,身為熟悉竹師的清華校友,樂見新竹復校一甲子的清華大學邁向國際化外,也兼顧本土化,早日和新竹本土教育的教育大學合併。

清大教授反對並發起連署,憂心併校會拖累清華聲譽;但從一位清華校友角度來看,教學、研究、服務、推廣都是成為好的學府必備的要件,而新竹教育大學從1940年新竹師範學校起,創校75年的一流教育學府,與1911年清華學堂(留美預備學校)成立相當,甚至比清華大學在新竹建校歷史更久,更在地化。

【清華校友多從教】
清華大學許多校友早在教育第一線服務,創校初期暑期還培育高中數學、物理等領域中學教師,成為提升台灣教育師資的重要力量;未來臨少子化,台灣的教師必須更具備教學研究方法。

清大與竹教大整合後,原來清華各學院學生可以繼續原來的學術研究,若要作育英才,在教育學院修習輔系,原新竹教大學生也可以進入清華大學各學院繼續進修,清華大學可發展成台灣中小學師資的重要支持力量,這遠比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兩強合併更有創意。

而新竹教大校長陳惠邦則擔心,兩校發展方向不同,未來合併可能會拖累清華的學術排名;但我有不同的觀點,美國知名大學會招收不同領域優秀學生,甚至弱勢學生,但學校多數優秀教授師生並不會因為學校合併了另一學校師生而降低水準,從繁星計畫開始,清華大學就有許多幫助弱勢學生的招生辦法。

【吸引歐美師資】
新竹教大面臨少子化,畢業生出路問題,不合併未來前途堪慮,合併過程難免陣痛,但以清華現有師資、設備與環境,很難有大突破,若能包容新竹教大文理藝術教育等學院強化基層師資培訓與在職進修,將合併逐漸空出的大學部名額,增建宿舍,成立全英語教學的國際教育學院,真正吸引歐美等先進國家的大師任教與資優生來台就讀。

期望兩校師生排除萬難與雜念,讓兩校可以脫胎換骨,成為台灣高等教育轉型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