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局拓5子公司 立委批逃避監督

鄭羿菲 2015/11/16 16:37 點閱 5680 次
港務局成立未滿3年,卻計畫拓展5家子公司,朝野立委都憂心這樣的做法未來會造成國會無法監督的失序現象。(photo by wikimedia)
港務局成立未滿3年,卻計畫拓展5家子公司,朝野立委都憂心這樣的做法未來會造成國會無法監督的失序現象。(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港務公司沒有一年達成營業收入目標,且已有2家子公司了,為何還要再成立3家子公司?」民進黨立委李昆澤16日如此質疑港務局。國民黨立委羅淑蕾也憂慮說,設立這麼多子公司,但部分子公司官股僅佔49%,小於監督門檻,「難不成是為了規避立法院監督嗎?」港務公司總經理李泰興解釋,「成立子公司是為了引進民間資本,與增加參與國際組織簽約的彈性。」

李昆澤16日在立法院質疑港務局表示,成立3年以來,4項主要營業業務「停泊業務」、「曳船業務」、「裝卸業務」及「倉儲業務」,每年都只達成93到95%的預算收入目標,卻拚命成立子公司,「現在已成立高雄港勤公司與國際物流公司了,還打算成立港務觀光、土地開發及洲際貨櫃碼頭公司。」

「港務局要成立子公司,卻不受立法院監督,每個委員擔心的都是捏了怕你死,放了怕你亂。」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表示,成立子公司雖然擁有更多彈性,能夠創造更好的績效,但不可以把子公司當成迴避國會監督的方法,「港務局現有的子公司之一的物流公司只達到49%的績效,你要如何說明未來另外成立的3家子公司會是正確的方向?」

羅淑蕾也說,「港務局轉投資的經濟效益到底在哪?需要明白的說清楚。」她指出,國際物流公司只有40%是官股,未來想成立的港務觀光公司也只有官股比例49%,與洲際貨櫃碼頭公司官股佔40%的比例,低於50%是為了要逃避立法院監督嗎?

港務公司董事長張志清回應,「港務公司雖然每年只達成預算目標的93%,但每年達成的決算卻是增加的。」他指出資料證明港務局並非不務本業,營業收入101年決算143億元,102年決算成長到173億元,103年決算也達到178億元。

「官股沒有過半的子公司,是為了利用民間企業的經驗與經營,來達成在地建設的增加,並非為了規避國會監督。」李泰興表示。但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擔憂地說,「許多官股未過半的子公司當初成立的立意都很好,但過了幾年,換了經營階層就換經營模式,反而回頭與母公司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