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頻叩關 台養豬業待變革(李武忠)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5/10/25 18:23 點閱 1827 次
養豬一向是我國農村的重要經濟來源年總產值約700多億元台幣,但也帶來諸多環境污染問題。(photo by Wikimedia)
養豬一向是我國農村的重要經濟來源年總產值約700多億元台幣,但也帶來諸多環境污染問題。(photo by Wikimedia)

TPP第一輪談判結束了,也給台灣、南韓、泰國等未加入國家帶來很大壓力。儘管藍綠政黨均對加入TPP取得共識,但是對於加入TPP談判先決條件必須同意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議題,卻有志一同的選擇迴避,以免影響選票。

只是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較先前開放美牛進口對國內養豬產業衝擊以及民眾食的安全威脅嚴重數十倍,尤其加入TPP國內農業、農產品加工產值將減少20億元、農業就業人口會減少1萬多人影響至鉅,何況歐盟、中國大陸等國家也拒絕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我國並非唯一,政府部門仍應慎重其事勿輕言退讓。

美豬政策關係選票

過去民進黨大力批評馬總統在美牛開放上黑箱作業,不顧國民健康,一旦民進黨重新執政,在開放美豬議題上是否會重蹈國民黨覆轍,引發各界質疑,選民(包括農民)在投票前應該認真思考如何讓未來國會能充分展現民意並擁有制衡力量,才能在未來處理TPP、貨貿、服貿、FTA等協定時能確實幫人民把關,不會唯黨意是從。

養豬一向是我國農村的重要經濟來源年總產值約700多億元台幣,但也帶來諸多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年受到飼料價格上漲、仔豬因感染豬瘟、藍耳病、流行性下痢(PED)死亡、國人消費習慣轉變、少子化等影響國內養豬戶數與頭數已經呈現減少趨勢,養豬戶從最高上萬戶減少到目前僅8千多戶,養殖總頭數也從上千萬頭降至500多萬頭。

傳統養殖難競爭

主要為小規模家庭式經營無法投資相關生產與環保設備來發展高資本、高技術層次的養豬模式,目前約七成養豬戶仍採用傳統養殖方式,豬肉的成本居高不下,產能低落,自然難以與進口大量豬肉競爭,儘管政府補助驗證費用的1/2能取得產銷履歷認證戶數僅占少數(44場)。

由於國內相關疫病未根除使得台灣豬肉難以出口,主要以內銷為主屬於典型的「內需型」產業,每年需從國外(美加荷蘭等)進口豬肉數量為3-4萬公噸。在國內消費量有限的情況下,若為加入TPP而擴大開放國外豬肉(尤其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數量將大幅壓縮國內養豬生存空間。

應作結構性改革

在國內養豬整體水準尚未提升及未建立豬肉分級拍賣制度前,貿然調降關稅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來,對國內養豬產業將產生重大打擊,對此政府官員不能視而不見。

政府部門若能藉此機會真正讓台灣養豬產業徹底進行結構改革包括:輔導高污染、經營效率低之豬農離牧,全面推動現代科技化(綠能)養豬模式,建立資訊透明的市場機制,加強肉品查驗機制,建立豬肉分級拍賣制度,鼓勵國內生產飼料玉米與本土型疫苗等,並努力讓台灣從疫區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