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換健康? 高階人才要保重(韓志翔)

韓志翔 2015/10/22 18:32 點閱 1892 次
辦公室族久坐不動,活動量不足,除了肥胖,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癌症的風險。(photo by Wikipedia)
辦公室族久坐不動,活動量不足,除了肥胖,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癌症的風險。(photo by Wikipedia)

近年來,經常看到不少有關台灣社會菁英身兼要職,卻在中壯年之際罹患重症,甚或英年早逝的新聞。光是去年內,台灣科技業就痛失數位重要人才,包括華碩電腦財務長張偉明、世界先進前董事長章青駒、國碩兼碩禾前董事長陳繼仁等。除科技業外,其他行業,如金融、醫療、教育等,也不乏高階人才英年罹病或早逝的案例。

工作生態增加疾病

由於所處產業環境的惡化,這些高階人才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過勞、爆肝現象屢見不鮮,日積月累,終至積勞成疾,重創身心靈健康,甚至失去性命,造成社會棟樑人才的損失,萬分可惜。

在美國,有研究指出,癌症、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身體疼痛,是造成生產力損失的最主要健康問題,因健康因素所產生的損失估計每年超過2600億美元。

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找出具體的財務損失的可信數據,但根據統計,將近50%的工作者每天工時超過十小時,這可以從台北市每晚9點多的下班人潮一窺究竟。辦公室族久坐不動,活動量不足,除了肥胖,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癌症的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身體活動量不足是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危險因子,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都跟身體活動不足有關。還有飲食不均衡,蔬果攝取量不足等問題。而台灣上班族外食的比率高,而每天攝取足量蔬果者(400~800g)相較於未攝取足量蔬果者能降低30~40%罹癌機率。員工不健康,不僅影響組織的生產力,更增加國家醫療支出,惡化國家財政。

健康是最大資產

若組織平日能多主動積極地關心自己菁英人才的身心靈健康,必定能為本身創造競爭優勢。如何幫助關鍵人才做好健康管理,可分為自主與組織兩個部分來說明。

自主健康管理是人才瞭解如何在平日就其工作與生活方面,能夠達到適度的平衡與放鬆。壓力在所難免,但要透過有效的壓力管理來抒解,如規律性的運動,盡可能做到至少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以及心跳達130下的運動原則。此外,安排度假休閒,藝文,親友聚會等活動,有助於降低工作上的壓力。

除了人才自主健康管理外,組織應該更積極主動地做好關鍵人才的健康管理。
近年來,不少專家學者呼籲企業要重視人才的身心靈健康,鼓勵組織實施「員工協助方案」, 員工協助方案是應用心理健康相關的專業知識來幫助人才解決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的個人問題,包括「工作」、「生活」與「健康」三個層面。

組織最應負責

其中健康層面的協助係,透過提供各項健康維護、醫療診斷等服務,以協助人才維護個人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組織可以雇用這方面的專家,來輔導人才改善工作與生活上的問題。目前,各行各業的人手不足,工作過勞現象普遍,必須分析工作的負荷,才能讓人才獲得健康,也能夠有助於留住關鍵人才。

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建立優質的雇主品牌才是吸引與留住人才的利器。而欲建立這種雇主品牌首先需打造一個幸福職場,推動員工協助方案與工作分擔合理化是首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