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76%國人每月儲蓄不到2萬元,學者籲注意理財盲點。(photo by 賴仲偉/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22/824/big/%E8%AA%BF%E6%9F%A5%E9%A1%AF%E7%A4%BA%EF%BC%8C76_%E5%9C%8B%E4%BA%BA%E6%AF%8F%E6%9C%88%E5%84%B2%E8%93%84%E4%B8%8D%E5%88%B02%E8%90%AC%E5%85%83%EF%BC%8C%E5%AD%B8%E8%80%85%E7%B1%B2%E6%B3%A8%E6%84%8F%E7%90%86%E8%B2%A1%E7%9B%B2%E9%BB%9E%E3%80%82%EF%BC%88photo_by_%E8%B3%B4%E4%BB%B2%E5%81%89%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jpg?1445507239)
【台灣醒報記者賴仲偉報導】調查顯示,76%民眾每月儲蓄不到2萬元。國人缺乏未雨綢繆的長遠計劃,是儲蓄困難的主因。「張老師」基金會22日發表「做荷包的主人」調查結果,花旗銀行公共事務中心副總裁吳尚根表示,民眾應避免理財的盲點,從生活細節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
「張老師」基金會和花旗基金會發放547份問卷,瞭解民眾的理財觀念。調查顯示,民眾認為理想的理財狀況,每月需存2萬1295元,相當於總收入的42%才能達成。但實際存款數字卻多落在5000到1萬元之間,高達74%民眾每月存不到2萬元。
「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張德聰表示,現今國人普遍具備理財觀念,但大多數都有「3歲小孩都知道,8旬老翁做不到」的問題。基金會講師黃重仁補充說,國人知道儲蓄的重要,可是卻無法避免掉生活中的習慣性消費,例如每天都要喝一杯泡沫紅茶,諸如此類的「小確信」花費,累積起來卻是龐大的。
吳尚根說,許多民眾過度依賴理財專家,而自身缺乏長遠的規劃。事實上,許多理財常識就存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晴天要備好雨天的糧食」這句諺語,就是老祖宗教我們要有未雨綢繆的觀念,民眾不應過度相信金融商品的推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