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黃捷綜合報導】馬拉威湖慈鯛在牙齒脫落後,可以不斷長出新的整齊牙齒,或許在未來,人類也有希望在牙齒遭到損傷或疾病時再生。透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湖慈鯛的味蕾細胞和牙齒細胞是同一種上皮細胞,因此人類或許也有機會將柔軟的味蕾細胞轉為牙齒的硬質琺瑯質。
全世界大約有60%的人在60歲時會掉光牙齒,越來越長壽的人類也將有更多人面臨無「齒」的困擾。科學家透過研究胚胎魚如何分化出牙齒或味蕾,了解動物如何在牠們的成年生活維持數百顆牙齒,希望有一天能解開牙齒再生機制的秘密,為一生只有兩套牙齒的人類造福。
科學家發現,湖慈鯛的味蕾細胞和牙齒細胞由同一種上皮細胞分化出來,因此推測,或許人類口腔的上皮細胞也可能從味蕾細胞轉成牙齒,這比我們以前所認知的更具可塑性。若弄清楚上皮細胞如何形成特殊結構,釐清味蕾細胞和牙齒細胞的關係,就能利用這個結果開發新的臨床治療,使受治療者長出生物性替代牙齒。
但是,光是越來越多的新牙是不夠的,科學家語帶保留地說,研究人員還需要了解神經和血管是如何長成牙齒,才能使牙齒具有生命。
除了魚類擁有再生牙齒,也有科學家在豬身上進行牙齒再生研究,將6個月大豬隻的牙胚取出,植入老鼠的腹部繫膜,發現有類似牙齒結構的小牙齒形成。另外,過往的研究也發現,牙髓內的幹細胞可再生牙本質,以及低能雷射光能觸發人體產生修復作用的特定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