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評審裡一半是台灣人?」(photo by 第四季中國好聲音)](/system/assets/images/000/022/270/big/2%E3%80%8C%E7%82%BA%E4%BB%80%E9%BA%BC%E8%A9%95%E5%AF%A9%E8%A3%A1%E4%B8%80%E5%8D%8A%E6%98%AF%E5%8F%B0%E7%81%A3%E4%BA%BA%EF%BC%9F%E3%80%8D%28photo_by_%E7%AC%AC%E5%9B%9B%E5%AD%A3%E4%B8%AD%E5%9C%8B%E5%A5%BD%E8%81%B2%E9%9F%B3%29.jpg?1443528273)
最近在看第四季「中國好聲音」比賽,一會激動、一會叫好,還能把一個老師跟學員的風格分析的頭頭是道。一旁經過的老公,顯然對這個歌唱比賽節目沒多大興趣,只好奇的問了一句:「為什麼評審裡一半是台灣人?」
這個合理卻突如其然的問題,讓我一時語塞,腦袋反射的第一個答案是:「可能台灣的藝人比較紅吧。」
後來我仔細想一想,對啊,為什麼呢?是因為要拉攏台灣觀眾?是因為台灣比較有大咖的歌手藝人?還是因為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比較成熟?
想起第一季好聲音的學員張瑋來台灣宣傳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來台灣宣傳,因為台灣是華人流行音樂的指標市場嗎?他回答:「不,台灣市場那麼小,我只是按規定的宣傳行程跑而已。」言下之意,只把台灣當做中國的一個城市來宣傳,完成義務性活動罷了。
這就是台灣的現況嗎?在相對自由民主的環境下,發展多年的各樣娛樂文藝活動、活躍的商業經濟,已經被對岸迎頭趕上,青出於藍。不久,中國好聲音不需要台灣的導師助陣,因為自己就有又牛又火的音樂人;就像我們的經濟一下,我們需要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已經不需要台商高幹了。
在美國念書時,的確不乏這種被「一個中國」主義霸凌的經驗。出席國際學生活動,當台上人問:「Who is from China?」只見幾個台灣人安安靜靜的坐在位置上,一旁的大陸人開始挑釁:「你舉手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你舉手啊!」我們看了他們一眼,繼續不動如山,心裡暗罵兩句髒話。
也因為我是基督徒的緣故,大陸學生當然也是我們傳福音、邀請來教會的對象,我們盡量不爭論敏感的政治話題,等到熟稔了之後,偶爾來兩句:「你們這群共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笑笑鬧鬧中,倒也無傷大雅。
秉持著一個「天」國的政策,我很少發表政治評論性的文章。只是最近朋友因為拿台灣護照被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檔在門外、加上看到台灣很孬的報導、跟對岸嘲諷性十足的新聞,心裡還真不是滋味。
我一邊歡樂地在看中國好聲音,心裡不免有一絲愧疚感,感到對不起我那在日內瓦受到屈辱的朋友,也不免一邊懷疑,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在溫水裡的青蛙,就這樣被中國的懷柔政策收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