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晶體多元 病患依預算選擇

鄭宇晴 2015/09/02 18:31 點閱 6156 次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近年來愈來愈多白內障患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選擇手術治療。(photo by pixabay)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近年來愈來愈多白內障患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選擇手術治療。(photo by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台北報導】人工水晶體可改善白內障及近視等多種眼睛疾病!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因人口老化及3C產品盛行,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而現有許多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可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林口長庚醫院眼科副部長賴旗俊指出,「就像眼鏡的鏡片一樣,不同水晶體有包括抗藍光、改善夜晚眩光、散光或老花等不同功能。」

【慎選水晶體】
廖昶斌表示,一名57歲女性因視力模糊而就醫,發現兩眼近視600度、有老花問題又同時併發白內障,「病患因為不排斥戴眼鏡,加上經濟考量,選擇更換『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他表示,非球面人工水晶體適合經常閱讀或使用電腦等需要近距離視力的患者,「需要預留150到300度的近視度數,因此看遠處仍要戴眼鏡。」

廖昶斌也遇過一名年僅17歲的女性,右眼因高度近視併發白內障,也有嚴重散光問題,手術選擇植入「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同時也矯正散光,「患者家境好,又不想要戴眼鏡,因此可選擇費用較高的功能性人工水晶體。」

「不同人工水晶體有不同功能,有些可改善夜晚眩光與光暈,提升夜間視力,適合經常在夜間開車的患者。有些也可改善老花或散光度數等,」廖昶斌指出,「患者應考量自身經濟能力、需求和生活習慣,在徹底了解手術內容後與醫師充分溝通後決定。」

【白內障原因多】
但賴旗俊則補充,目前僅一般球面水晶體有全額健保給付,功能性的水晶體則在須在扣除健保給付約3000元後自行補足差額,非球面水晶體可能要自費3至5萬元,多焦點水晶體則約6至9萬元,「若加上改善散光功能,費用會貴一些。」患者要衡量自己的能力。

廖昶斌表示,白內障是因年紀大或眼睛接觸過多紫外線造成,高度近視、經常食用類固醇或糖尿病患者也是危險群,須定期追蹤,「因患病的原因太多,我們很難鑑定個別病例的主要原因。」

台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補充,民眾可透過食用富含維生素C、可抗氧化的蔬菜或水果來預防白內障,也應戴帽子及太陽眼鏡抵擋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