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鄭國強台北報導】針對日前台大教授兼任獨立董事須收回饋金爭議,許多學校因將老師擔任獨董視為「兼職」行為,普遍會向企業收取「學術回饋金」,但同時,學校也鼓勵老師多與企業產學合作,一名現任獨董的林姓大學教授就表示,若校方要求學術回饋金還要找跟企業合作的機會,「這樣誰還敢請教授來當獨立董事?教授將會喪失獨立性。」
大學教授擔任企業獨立董事,起因於金管會在民國102年12月起規定所有上市(櫃)公司均須設置獨立董事,希望藉此防止公司自家董事做出「自肥」的決議,以確保其他小股東及債權人的權益。然而,學校一般視為任獨董教師在校外的「兼職」行為,而會向企業收取學術回饋金,但企業卻不以職務角色看待獨董,而認定為公益性質。
【學術回饋金】
政治大學表示,學校目前有30位老師在校外公司兼任獨董,共有42件兼職案,但都依據教育部「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辦理,每位老師以兼任3案為限,且每週兼職時數不得超過8小時,「兼職案還需經過系務、所務會議審核通過。」
學校基本上仍希望老師將重心放在教學與研究上,政大表示,但若產業與政府需要借重其才,也樂見老師服務社會;而依據教師兼職學術回饋金收取辦法,學校得與教師兼職企業約定收取學術回饋金,規定每年不得少於兼職教師1個月本薪及學術研究費2項合計數,並且不得低於兼職收入10%;且視其資本額另有回饋金下限標準。
交通大學秘書室對外事務組行政專員李佳如表示,校內有16位老師兼職23間公司獨立董事,校方認為老師在教學研究之外若行有餘力,不反對其以獨立董事角色對社會、企業盡一己之力,校方也鼓勵老師與企業產學合作。清華大學主任秘書李敏也表示,「老師只要向學校報備即可。」交大與清大要求的回饋金都以每年額度大於老師在校1個月薪俸為原則。
【企業回饋學校?】
但某位現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林姓大學教授表示,獨立董事強調其「獨立」監理公司、善盡社會責任的角色;產學合作還是交給各系的老師去做比較專業。若校方要求學術回饋金還要找跟企業合作的機會,「那誰還敢請教授來當獨立董事!」他表示。
而另名也在校外擔任獨董的淡江大學教授聶建中也認為收取回饋金不合理,他說,「老師只要在校能認真貢獻專業,在校外兼獨董不影響其學術、教學表現,學校應該給予鼓勵,因為這樣反而能對社會有更多貢獻。」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盧信昌受訪時表示,國外企業捐贈大學很常見,但台灣企業常從大學取得人力、資源卻很少捐贈,他說,「國外企業動用到大學的資源都會給予1至3成的學術回饋金,目前台灣的大學的做法算是正確的。」
一位受訪的政大企管系教授也認為,學術回饋金能挹注學校學術發展,而企業請教授擔任獨董也是為了借重其聲望、超然的立場或專業能力,「基本上合理,還算是雙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