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課綱扯家事 引爆兩代筆戰

宋卉凌 2015/08/02 19:34 點閱 4956 次
父母將自身經驗加諸在孩子身上,容易適得其反。(photo by 翻拍自網路/周天觀臉書)
父母將自身經驗加諸在孩子身上,容易適得其反。(photo by 翻拍自網路/周天觀臉書)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宋卉凌台北報導】周天觀推父嗆母事件在媒體上引發網友熱戰!針對在反課綱行動中與父母的衝突,周天觀2日在臉書表示,「我當天晚上的行為是真的過當」,強調已鄭重向父母道歉。支持周天觀的網友表示,「孩子是獨立自主的人,父母雖有養育之恩也不能忽略他的想法。」反方意見則偏向,「父母關心孩子不遺餘力,孩子應要包容、感念。」雙方爭論不斷延燒。

【孩子是獨立個人】
在7月30日晚上反課綱學生包圍教育部,周天觀和他的父母在現場爆發衝突,意外引發網友對兩代親子關係論戰。站在周天觀的立場,網友Selena Lim在〈周天觀臉書怒吼:我不是周大觀〉網路新聞留言中表示,「很多事其實早在心裡積怨已深,家裡溝通原本就不是件小事,因此成了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他(周天觀)是順便藉此事件…主張他已長大,要回屬於他個人的自主權!」

而網友Lai Chihchung認為,「若他活著的這17年一直只能以周大觀的身分活著,對他而言,你覺得是痛苦?還是快樂?」另一名網友Lingo Kuo也表示,「別忽略實際上是不同的個體,應讓他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如同教育只是引導方向、不能限制鉗制思想,否則引起反彈是可預見的。」

【天下父母心】
但也有持相反立場的論述,網友陳小宗表示,「10幾歳的叛逆笨蛋,你知道父母為了撐起這個家,賺回1塊錢的辛勞?吃喝用都好像必然的。有本事周天觀,現在去賺錢養家看看。」另一名網友林世明則說,「少來這麼多藉口,出手打爸爸就是不對。」網友吳俊輝也回應,「管你什麼觀,打父母就該被抓去關。」而網友Penny Sun也表示,「標準的青春期叛逆,完全不能感受爸媽的痛苦與愛,傷害愛你的人,那才是你最大的損失。」

反方論述的聚焦在「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認為周天觀的父母是愛子心切才會對他有諸多限制,但周天觀的舉動卻傷害了關心他的父母。網友陳麗珠表示,「從小不就是被父母養大的嗎?活在父母的陰影下,是父母的影子。現在是為自己活,卻用暴力回報父母,以後結婚生子,他的孩子是否也是這樣對待他?」

【雙重角色難平衡】
縱觀擁護周天觀的網友認為,任何人都不該左右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周天觀與父母的衝突正是他長年壓抑的引爆點。但反方論述卻認為,父母對子女的關心恩重如山,即使方式錯誤也不該以暴力相待。雙方爭議的根源,其實源自個人擔任「父母的兒女」以及「獨立個人」的雙重角色所引起的爭議。

【持續溝通是重點】
長期被母親干涉交往對象的王姓同學,雖然與父母常有衝突,卻不放棄與父母溝通的機會,她在受訪時表示,「透過LINE和通信,以間接接觸的方式慢慢溝通。」因為隔著安全距離反而能夠冷靜溝通、達成共識,藉由科技產品也能與父母開啟新話題,降低家庭衝突的機會。

另一名林姓同學被父母限制通訊,甚至監控他跟什麼人連繫,為此經常爆發口角,「但隨著年齡增長和不間斷的溝通,上大學後情況改善了許多。」他強調,各年齡層跟父母相處的方式不同,年輕氣盛容易衝動行事,因此持續溝通是維繫親子關係的重要關鍵。

對此,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2日受訪時表示,「父母必須理解孩子每個年齡的階段性,調整相處跟教育模式。」他強調,適度的放手,讓孩子發揮所長,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