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刊封面:伊朗核談的意義及價值 (20150719 經濟學人)

邱慕天 2015/07/19 18:33 點閱 1087 次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伊朗核談的意義及價值

過去一週在維也納達成的「伊朗核談」,絕對是劃時代的轉捩點。但這代表什麼意思?有人認為它同時遏止了核武擴散,又消弭了美伊36年來的明爭暗鬥,可謂雙贏;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等人士,則將之形容為「劃時代的錯誤」,痛批這會是擋不住核武、也締結不了和平的雙輸結果。

隨著美國國會將有60天的時間對「核談」細節逐條審查,媒體也應當分析其談判內容以達到更接近真相的說法。反對「核談」結果者多為鷹派,他們認為國際如果一路強硬到底,應該能讓伊朗完全棄核;但核談派評估,核武是伊朗抵禦美國、維繫國力的命脈,必須用胡蘿蔔而不是棍棒,才能讓伊朗上談判桌──而且他們對伊朗新上任的溫和派政權抱持信任。

確實,這個合約剛好讓伊朗處在「核武國家」與「非核武國家」的模糊地帶。這個具有延伸性的合約將在未來10到15年間,確保伊朗不跨過這個門檻。在那之後,就要用「防核武擴散國際公約」繼續阻截伊朗。德黑蘭方面目前對此都已知悉並承諾配合,為的是解除國際對其經濟制裁。

反之,伊朗的核武研發自2000年以來就日新月異,鷹派以為國際更多施壓、甚至發動戰爭能取得伊朗更大讓步,殊不知萬一過了這個談判時機,之後要跟端著核技術的伊朗達成今天這樣的協議,就更難了。

但以色列的憂慮有一點是正確的,那就是伊朗的什葉政權這些年來即使肚子扁扁,也要透過伊拉克、敘利亞,向黎巴嫩真主黨輸出戰爭和軍事影響力;巴林和葉門也受到其鼓動。從伊朗的角度想,目前接受核談是「蹲下」,為的是日後「跳得更高」;得以發展經濟的伊朗在日後勢必成為中東一大區域威脅,這也意味著美國將必須持續地在中東「包圍伊朗」,甚至利用遜尼派勢力,如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反抗軍,甚至伊斯蘭國(IS)作為牽制。

最後,伊朗的例子可以與近年中國的開放和北韓的封閉相較。中國向世界開放,與國際開始建立互信並變得繁榮;北韓則窮兵黷武、對國際使詐,而人民依然一窮二白。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模式」對伊朗的吸引力,隨著伊朗解禁後開始跟世界做生意,共榮的果實自然會讓其人民不願再回到與世界為敵的關係。「伊朗核談」並不是、也沒有辦法廢除伊朗擁核的能力,但它提供了讓德黑蘭走向非核政權的牽制力與誘因。這是它的價值。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57803-nuclear-deal-iran-better-alternativeswar-or-no-deal-all-hiyatol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