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大學生還會寫出『They is』、『She are』這樣的英文文法,即使僥倖通過考試,仍沒有基本的學力。」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李家同28日在「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精進論壇」上向教育部建言,籲請教育部注意偏鄉孩童學習,以及當前考試偏重測驗難度,卻忽視基本學力的問題。
為奠定學生學習力,教育部將原國中小補救教學方案,增加創新策略,轉型為「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精進計畫」,28日舉辦學生學習精進論壇,邀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縣市政府與學校代表,討論初步研擬的精進計畫,以期精進國民教育品質。論壇更邀請李家同發表專題演講,給政府教育建言。
【精進學習4核心】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學生學習精進計畫有4個核心方向:希望能及早補救,提早發現學習問題、給予學生幫助;透過教學專業與創新實驗,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童;因應每個孩子不同情況,給予適性多元發展,讓他在不擅長的學科之外建立自信心;要激起基層教師的熱情。
李家同在演講中提請教育部注意偏鄉孩童學習問題,他說,許多偏鄉孩子不具備基本的學習程度,「而這些孩子常常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的學習情況可能使其未來重蹈父母的覆轍。」
李家同特別指出當前教育的怪象,他發現,許多人也許考試考得不錯,也考到不錯的大學,但基本能力卻不好。他舉例表示,應用外語系3年級的學生還會寫出「They is…」這樣的句子,即使是明星大學學生也會寫「She are」,他說,我們即使訓練出很會考試的學生,但基本能力卻不足。
【注重基本能力】
「我們考試考得相當難,但卻不注重基本學力。」李家同拿出民國43年北一女英文科的測驗題目表示,過去即使是菁英學生,測驗題目也很容易、不搞花樣,「但現在考試出題卻常常被人譏笑:拿去給教育部官員考考看,看拿不拿得到C!」
李家同也表示,補救教學應盡早,從小層層把關,及早補救,並希望補救教育不要淪為伴讀。他以自身伴讀經驗說到,過去伴讀時請學生喝咖啡,後來竟被要求「老師我要續杯」,李笑稱自己真的是變成「陪公子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