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張心惟綜合報導】歐洲發生一連串難民事件,無獨有偶,近日來東南亞也爆發拒收難民的「人權災難」。15日泰國政府拒收一艘載滿350人的難民船,凸顯出緬甸難民的困境。根據《BBC》分析,當佛教成為國家認同的一部分,緬甸政府研擬新宗教法案,導致上千非信奉佛教的難民出走他鄉。
【宗教與政治掛勾】
就歷史脈絡而言,佛教與基督教皆為愛好和平的宗教。然而,當宗教與政治掛勾,一切都變了調。佛教僧侶向國王尋求金援及特權,而國王則依賴教義中具高道德期許的佛教,賦予其統治的正當性。漸漸地,許多民眾皆認為佛教與國家認同息息相關,使得多數民眾對於少數族群漸生歧見,甚至爆發零星衝突。
佛教僧侶挾著自身的道德權威,在2007年時於緬甸發動番紅花革命以求民主。然而,緬甸政府武力鎮壓和平示威的僧侶們,造成慘重的傷亡。但如今,若將逃至寺廟的貧童、孤兒計算在內,佛教僧侶已達50萬人,儼然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族群。
【宗教迫害難民大增】
《半島電視台》3月曾指出,在緬甸反對黨的前任資訊官因「傷害宗教情感」入獄後,緬甸政府更研擬推動「種族與宗教保護」的法案。法案若推動,將會加深政府對於少數族群與女性的歧視與控制,未來更有可能導致種族衝突持續擴大。因此,即使偷渡風險極高,難民偷渡仍急遽增加。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臨近孟加拉灣的若拉邦、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族人所受的壓迫尤甚。因此,他們企圖偷渡至馬來西亞展開新生活。泰國、印尼與馬來西亞政府都拒絕收納難民船,導致近2千到6千人無處可去,只得漂流於東南亞海域中。
15日時,一載滿350人的難民船被泰國拒絕登陸。船上衛生環境惡劣,難民相當飢餓且嚴重脫水,據傳已有10人死亡。泰國擬於5月29日召開國際高峰會議研討人口私運及難民偷渡的問題。然對於現漂流於海上、命在旦夕的難民來說,此舉恐是緩不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