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醫療照護 22週早產兒可存活

李明倫 2015/05/10 19:00 點閱 7445 次
只要有完整的醫療照顧,早產兒已有很高的存活與治癒率。〈Photo by {| h.e.a.t.h.e.r |}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只要有完整的醫療照顧,早產兒已有很高的存活與治癒率。〈Photo by {| h.e.a.t.h.e.r |}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明倫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的研究顯示,妊娠22週的早產兒,若得到積極的醫療照護,將可順利存活。過去在婦產界,妊娠24週的早產兒有較高的存活率,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表示,寶寶若能妊娠32週再生產較佳。「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數據,鼓勵醫院思考早期早產兒照護方針與墮胎標準。

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的定義,早產係指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的生產。在台灣,平均每年有近20萬個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的比例占8%到10%,但卻占新生兒死亡的80%。除了死亡的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常造成家庭甚至社會沉重的負擔。

【早產兒的存活率】
研究統計分析美國24家醫院,共4987位受孕不到27週,無先天性異常的早產兒的存活率及併發症率。發現早至妊娠22週的寶寶,雖僅受孕5個月,醫院是否有積極照料母親及嬰兒,大大影響幼兒的存活率及併發症率,至24週以後,醫院影響則漸小。

在美國,24週是被視為嬰兒在醫院保溫箱內有較穩定存活率的週數,也是禁止墮胎的週數。新的研究分析結果將可能再次掀起墮胎辯論的熱潮。2014年,美國婦產科學院和美國小兒科學院表示,23週妊娠嬰兒在積極照料下即有25%的存活率。此研究也指出23週妊娠嬰兒在積極照料下有3分之1的存活率,且其中約有一半的嬰幼兒無嚴重的併發症。

【孕媽咪的照護】
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受訪時表示,「現今醫療照護進步,但媽咪的肚子仍是孩子最好的保溫箱。只要多努力一天、就可為寶貝多存一分健康。」賴惠珍鼓勵媽媽們至少要安胎到32週,以降低所有早產兒併發症率。

在台灣,每年有接近兩萬多個早產兒,還來不及準備妥當,就必須提早面對艱難的成長歷程、父母的疑慮,以及一個未知的未來。此研究指出,只要有完整的醫療照顧,早產兒已有很高的存活與治癒率,只要給他機會,他就可以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