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凝視巴爾的摩暴動記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5/04 09:57 點閱 1791 次

巴爾的摩暴動在市政府實施宵禁,檢察官起訴6名警官後趨緩。這場暴動雖源自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美國種族主義問題,但社群網站的傳播力量,助長了衝突的擴散,法治效率已面臨網路世代正面的挑戰。

暴動後的巴爾的摩民眾已展開社區秩序的重建,巴爾的摩素有「魅力之都」之稱,城市中有享譽世界的藝術博物館、愛倫坡故居,以及座落在巴爾的摩港附近的國家水族館,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數百萬名遊客前來。但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造成的貧富差距,巴爾的摩「雙城記」的情況依舊無解。

【貧富差距「雙城記」】
東、西巴爾的摩是非洲裔民眾的主要聚居地區,白人則聚居北巴爾的摩,不論是經濟條件、生活水準或社區風貎,兩相對照下,就呈現巴爾的摩的「雙城記」。

從以下幾項數據就能看出端倪,西巴爾的摩區黑人貧窮人口占該區總人口34%,青年失業率高達37%,分別高出巴爾的摩市白人族群的兩倍以上比例。西巴爾的摩區25歲以上人口中,教育程度未達到高中畢業水準者有57%,相較於全國的平均值高出15%。

2011年北區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約為9.5萬美元,是西區的4倍;西區接受政府食物救濟的人口占該區總人數33%,北區則僅占1.6%。涇渭分明的經濟生活,潛藏於社會的相對剝奪感,黑白衝突就很容易星火燎原。

這次遭警襲擊死亡的青年葛瑞正是來自巴爾的摩最窮的地區Sandtown-Winchester。根據「時代」雜誌資料,這個地區在2005到2009年間有25%的青少年曾經被逮捕,還有20%的人口失業和高達34%的空屋。

【網路代號行動主義】
巴爾的摩市政府在2011至2014年間,賠償6百萬給近100名警察暴力的受害者,而巴爾的摩的市長、市議會議長、警察局長和員警有一半是黑人。更突顯問題的本質不在於誰主政、誰治理這個城市,而是在種族不平等的結構下,那種根植於社會的族群意識。

值得注意方是,「網路代號行動主義」(#Activism)的興起,通過網路社群網站臉書、推特的連結,抗議群眾、年輕世代不再只是坐在電腦前推文,已從轉貼/分享訊息,轉而用腳表達心聲,紛紛走向實體社會,付諸實際行動。

從密蘇里州佛格森事件到這次的巴爾的摩的騷亂/暴動,接連多起美國非裔青年與警察衝突事件,業已引發全美跨城市的連手抗爭行動,正加速衝擊法治社會的安定和秩序。

【消弭相對剝奪感】
美國黑人面臨的教育與經濟資源,乃至公共設施的不公義和不平等待遇,至今依然存在。但是別忘了現在美國正處於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執政之下,在競選期間歐巴馬也曾提醒人們認真面對美國的種族問題,至今,黑白族群緊張關係從未消弭。

巴爾的摩暴動提供另一種凝視。讓我們投資年輕人的未來,提供年輕世代機會,讓「滑世代」看見希望。否則,在巴爾的摩發生的事,會發生在美國任何一個城市,也會在台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