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刊封面:工業打造中國未來 (20150426 北京評論)

邱慕天 2015/04/27 09:39 點閱 1061 次

《北京評論》Beijing Review
工業打造中國未來
http://www.bjreview.com.cn/business/txt/2015-04/20/content_684106.htm

自從18世紀下半葉英國工業革命以來,大宗商品的製造訂單就開始不斷向全球成本低廉的國家流竄。英國為全球打下的根基,包括蒸汽動力、水利、冶金精工、火車等貨運產業、機械化與科學生產鏈等。

美國在1870年至1920年躍升為全球製造業龍頭,接著在兩次大戰與經濟大蕭條後,日本與德國開始緊追在後,直到1970 年代,名為中國的龍醒了。經過10多年國家計畫經濟的生聚教訓,1990年以來,中國成功地躍升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強國。

在這個被稱為「全球化1.0」的近30年間,中國數億工人為全球生產食衣住行用品,同時滿足了想撿便宜的消費者以及追求淨利的外資廠商。

但現在隨著無國界的電子商務、高科技生產,以及配合更為複雜的跨國生產,中國的製造業也必須追上英國、德國、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的腳步,向4個大方向轉型:增加內需消費、增加服務貿易(金融、保險、房地產、健康醫療)、全球擴點,以及從高污染的廉價產品,過渡到高附加價值的綠色工業。

中國的十二五計畫(第12個5年計畫,指2011至2015年)已經為前兩項轉型打好根基,而隨著北京「一帶一路」的策略,第三項轉型也就位了。自今年以來,中國的直接對外投資(FDI)首度高過了外資投注中國的總額,中國企業在全球擴張設點。因此,第四項轉型將是接下來佈局的關鍵。

美、日、德之所以能夠成為在身為全球製造業4強之餘,又突破「中等收入撞牆期」而成為消費力強勁的富裕國家,就在於他們同時能使用高科技生產、先進流程,製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搭配足以傲視全球投資與高端服務業。

將人口經濟、基礎建設、經驗綜合加權來看,中國的製造業依然在全球無可取代。然而在勞工薪資逐漸攀升下,印尼將會大力蠶食鯨吞中國的鞋業訂單。

3月25日,中國國務院批准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該計劃旨在解決該國對更高端製造流程的技術需求;它也同時挪除了不少監管障礙,鼓勵民間資金更多投向高附加價值產品。可以預期的是,中國新一代的「超級消費者」將為國產高低階產品內銷提供好的出路,而中國也會長留在全球前五的製造業經濟體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