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暗助台灣 希拉蕊日後恐改變

柳天時 / 資深媒體人 2015/04/16 16:03 點閱 7155 次
3年多前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夏威夷舉行,有另一件未被報導的大事,就是連戰同時也與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會談。(photo by wikipedia)
3年多前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夏威夷舉行,有另一件未被報導的大事,就是連戰同時也與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會談。(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特約撰述柳天時美國報導】3年多前,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夏威夷舉行,焦點新聞是前副總統連戰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其實當時還有另一件未被報導的大事,就是連戰同時也與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會談,雙方按照議程一項一項討論。這是兩國斷交30餘年來,層次最高的雙邊會談。

【神秘的「連希會」】
大家都聽過「連胡會」,卻未聞「連希會」,因為當時不能公開。在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下,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長不能駐足華府,因此美國國務卿與台灣出席APEC的領袖代表進行雙邊會談格外難得,也格外敏感,必須保密。

這當然要歸功於台海兩岸關係改善,但希拉蕊的決斷、她對台灣的友好與重視,同樣是重要因素。在那之前一個月,華府的雙十國慶酒會終於回到雙橡園舉行(斷交後的第一次),之所以成功,除了兩岸因素,當時的我國駐美代表袁健生與美國國務院東亞助卿坎貝爾綿密溝通居功厥偉,最後由希拉蕊拍板定案而寫下歷史新頁。

希拉蕊很早就到過台灣,那時是阿肯色州的第一夫人,隨州長柯林頓一道同行。柯林頓交卸總統職務後,希拉蕊競選參議員成功,我國駐美人員充分發揮了國會外交的長才,低調而有效的與她建立了良好的溝通管道。

【我赴美免簽功臣】
「連希會」次年,美國宣布給予台灣居民赴美免簽證待遇。這固然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簽字,然而白宮說,其實是兩位一品大員點頭才算數,除了國土安全部長納波里塔諾,另一位就是希拉蕊。

類似的例子很多。美國在2011年宣布協助台灣把F-16A/B戰機升級,中國大陸外交部長楊潔篪訪美時,當面向希拉蕊抗議。希拉蕊的回答是:《台灣關係法》規定美國要提供防禦性軍備給台灣,而且「正因為美國強力支持台灣,才使台灣有信心與大陸互動」。

2009年她首次以國務卿身分訪問北京,曾當面促請中國大陸領導人以更大的彈性處理台灣的國際空間議題。2011年美國國務院公布世界各國人口販運報告,台灣名列最佳的第一級,她致詞時公開稱讚台灣,因為台灣「移民官員採取諸多措施,……提供移民救助和工作許可,讓被害人能夠走出傷痛」。

她曾談及美國全面強化與亞太各方交往,「包括與台灣之間的非官方關係」。她也讚揚台海兩岸完成了歷史性的海峽兩岸經濟協議 (ECFA),「我們為此感到鼓舞」。

【赴北京必稱台灣】
她在《抉擇:希拉蕊回憶錄》中述及,她與北京打交道,非提台灣、西藏、人權議題不可;她知道北京不高興,但這涉及美國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必須清晰表態,畢竟「(對美國而言),台灣是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

希拉蕊對台灣展現這麼多善意,原因之一是前述的東亞助卿坎貝爾。如果她成為總統,坎貝爾有可能出任國務卿或國家安全顧問。坎貝爾一直與台灣維持極佳互動,例如柯林頓總統任內,他擔任國防部主管亞太的副助理部長,致力推動美國與台灣間的軍事交流。

前幾年,華府某智庫製作的外交議題錄影帶中,一位專家說,「希拉蕊認為美國政府、美國人民永遠不會為台灣打仗」。希拉蕊陣營隨即表示專家引述不正確。那麼希拉蕊究竟是否願意為台灣出兵?她的發言人說,她主張的是模糊策略。這令人想起坎貝爾的觀點:「戰略清晰,戰術模糊」。戰略清晰指的是台海必須維持和平;戰術模糊指的是美國不明言是否出兵。

【放長線、釣大魚】
當然,在情感、理念、國家利益之外,是否也牽涉個人利益?《華盛頓郵報》社論曾寫道,柯林頓總統卸任後,從若干國家拿了不少錢,台灣「至少美金1百萬元」。《華郵》還點了其他一些國家,並且問道,「這些國家何以對希拉蕊的夫婿這麼慷慨?」言下之意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各國著眼於希拉蕊可能入主白宮。

小布希總統的第一位國務卿鮑爾是軍人出身,曾經訪問台灣。他在國會的提名聽證會上數度以「中華民國」稱呼台灣,令台灣喜不自勝。然而,3年後,同一個鮑爾,卻說「台灣不是主權國家」。原因無他,台灣當時的路線令台海兩岸緊張,也令美國惱火,鮑爾唯有以難聽的話緊急熄火。

如果一位曾造訪台灣、經常稱許台灣之人擔任美國總統,自然是台灣的好消息。不過任何人出任美國公職,首要考慮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從台北看華府,當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