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懸的傅鐘,為誰而鳴? (余杰)

余杰 / 中國旅美作家 2015/04/14 09:14 點閱 2010 次
台灣初步實現民主化之後,台大的師生們很少在傅鐘下面舉行抗議性活動,傅鐘蘊含的反抗威權主義的象徵意義,逐漸隱遁到歷史記憶之中。(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初步實現民主化之後,台大的師生們很少在傅鐘下面舉行抗議性活動,傅鐘蘊含的反抗威權主義的象徵意義,逐漸隱遁到歷史記憶之中。(photo by 維基百科)

還沒有走到台大校門,遠遠地就可望見傅鐘。淺灰色基座上,4根紅色鋼管將古銅色的「傅鐘」高高擎起,上面刻有傅斯年確立的台大校訓「敦品、力學、愛國、愛人」。

【傅鐘的自由魂】
自從1951年傅鐘鑄成之後,台大上下課的鐘聲便是21響,因為傅斯年認為「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的3小時是用來沈思的」。台大的校徽也以傅鐘為主題,以勉勵學子「作息定時,生活有序,俾聞聲惕厲,精進不已」。

當年,共產黨的鐵騎席捲中國,傅斯年毅然渡海而去。他的朋友和學生中,有不少選擇留下來的,但個個都不得好死,無一例外。而在美麗的台灣島,傅斯年戮力將自由的魂魄陶鑄在高懸的傅鐘裡。

台灣初步實現民主化之後,台大的師生們很少在傅鐘下面舉行抗議性活動,傅鐘蘊含的反抗威權主義的象徵意義,逐漸隱遁到歷史記憶之中。

【聲援夏業良】
2013年10月22日台大20多名教授和學生又聚集在傅鐘前面,他們發起連署,針對的卻是彼岸的「姊妹學校」北京大學—他們抗議北大因政治原因解雇經濟學院副教授夏業良。

北大是中國近代自由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先有蔡元培首倡「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並包主義」,繼有胡適推崇「寬容比自由更重要」,再有傅斯年宣揚北大學風包括「自由的思想,規律的行動,求學的志願,求真的信心」。

【守護學術自由基石】
正因為台大與北大分享了自由主義的傳統,台大的師生們這一次才為夏業良發聲。
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說,大學是追求真理、闡述意見的開放場域,學術自由是大學存在的基礎。以政治力壓制、干預學術自由不但嚴重阻礙真理的發現,也摧毀了大學的基石;沒有了學術自由的大學,就不再是大學。

法律系教授陳昭如說,這項聲援活動不只為中國,也是主張台灣的學術自由。今天北大壓抑自己老師的學術自由,明天台大教師要跟中國交流時,心中難道不會產生「自我檢查」的意識嗎?

台大的師生們指責北大的做法是「摧毀大學學術自由的精神」,並要求台大校長楊泮池致電北大校長王恩哥、盡早恢復夏業良的教職。教授們要求台大與北大交流時應加入「學術與精神自由」保障條款。這來自傅鐘的雄渾厚重的聲音,必將穿破彼岸專制的鐵幕,激盪起驚濤拍岸之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