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溝通取代打罵 小S分享育兒經

陳彥驊 2015/04/07 20:02 點閱 4701 次
擔任兒童保護大使的藝人小S 7日現身家扶基金會主辦的記者會,分享教育經,認為以溝通取代打罵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photo bt 陳彥驊/台灣醒報〉
擔任兒童保護大使的藝人小S 7日現身家扶基金會主辦的記者會,分享教育經,認為以溝通取代打罵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photo bt 陳彥驊/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近5年來,平均每年有1,6000名18歲以下的孩童受虐!家扶基金會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每4名受虐兒中,有1名是沒有「自我保護能力」、6歲以下的學齡前幼兒。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呼籲,父母或照顧者應尋求正當管道解決情緒壓力。擔任兒童保護大使的藝人小S(徐熙娣)也現身分享教育經,認為以溝通取代打罵,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

今年擔任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受虐兒」兒童保護大使的藝人小S,親臨記者會現場,除了分享形象廣告的拍攝心得外,也道出教養3名女兒的經驗。小S說,她有時會因孩童間彼此吵架,而顯得不耐煩。但她藉由女兒童真的話,來理解她們的想法,深刻發覺打罵教育對孩童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理解到「相較於失控的憤怒,好聲好氣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

【知識充足仍會動粗】
據統計,2014年成案的受虐兒童人數中,有23%是6歲以下的學齡前幼兒,約每4名受虐兒童中,便有1位「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家扶基金會在今年也針對經常接觸學齡前幼兒的專業實務工作者進行「親職狀況調查」,包括社福人員、幼教保人員、衛生醫療人員、心理諮商人員及司法警政人員等5類。

調查報告中,約有73.1%的實務工作者指出,大部分或全部的照顧者會因壓力、情緒狀況,而對孩子帶來不好影響。其中83.66%的幼兒照顧者遇到困難照顧的孩子時,會大聲斥責;57.19%則會打幼兒手心或打屁股;更有31.76%會用力拉扯幼兒;僅有35%左右的照顧者,在碰到難題時,會向專業人員求助。

【孩童陰影成隱憂】
何素秋表示,這些受虐兒重則失去生命,輕則會因身體、精神創傷造成內心陰影,也可能成為社會隱憂。她呼籲,家長應多以良善的溝通方式,取代傳統的打罵教育,當父母有情緒或壓力無法排解時,應向外尋求正當管道解決,而非將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她強調,如果過度打罵而使孩童內心產生陰影,可能會造成終身傷害。

為避免更多孩童受暴力所害,家扶基金會針對家庭及兒童提供了「生活照顧輔導」、「醫療協助」、「親職教育」、「用愛包圍家庭支持」、「心理創傷復原」、「高風險家庭關懷」及「諮詢及法律」等服務。何素秋也強調,將積極宣導兒童保護教育的重要性,也期許社會各界能共同努力,建構起「兒童保護網路」,杜絕兒虐案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