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入亞投行時機? 學者:先評估效益

陳彥驊 2015/03/29 23:04 點閱 6439 次
針對台灣是否應加入亞投行議題,學者表示應審慎評估其實質效益,再行決定。〈photo by Wikipedia〉
針對台灣是否應加入亞投行議題,學者表示應審慎評估其實質效益,再行決定。〈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亞投行實質效益,目前尚不明朗。」針對近期各國紛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向愷認為,亞投行完整運作方式尚不明朗,加入名義及效益仍待審慎評估。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樂觀看待,認為台灣可望藉此爭取更多國際空間。

針對引起國內軒然大波的亞投行議題,林向愷分析,主導的中國主要是想達成由「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組成的「一帶一路」目標,將影響範圍擴及亞歐非大陸,包括蒙古、俄羅斯、中亞、西亞國家;與南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及緬甸等國,並擴大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實質影響力。

【國際空間未必大】
殷乃平表示,若能搶在亞投行起步時機加入,台灣可望獲得較多話語權,他分析,在中國放眼歐洲、亞洲各國的同時,台灣並不會被當成重點,因此可望取得更多國際空間。但林向愷則以台灣在日本主導的亞銀中角色為例指出,即便台灣做了創始會員國,也未有較多的國際空間,更何況亞投行是由中國所主導。

對此,實踐大學財金系教授張春雄則進一步表示,台灣在國際上固然孤立,但加入中國所主導的組織,可能會令台灣走向「另一種孤立」。張春雄強調,台灣雖然有很多國際困境,但台商若要投資,基本上各國都會歡迎,沒有必要經過特定的經濟組織進行,更何況中國過去不斷阻撓台灣的發展,即便趁早加入,要給台灣多少國際空間,也是由它說了算。

【與美元抗衡仍早】
而對於自12日英國正式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後,法國、義大利、德國等西方國家紛紛跟進,以至於近日韓國、俄羅斯及巴西等國及重要新興經濟體也抓緊時間,表態申請加入的現象。林向愷分析,歐洲國家應是為了與中亞有所鏈結,藉此打開俄羅斯後門、進行牽制。張春雄則認為,亞投行的成立,讓不少受「美元獨大」而感到壓抑的歐亞各國,急於找到紓解管道。

針對外界認為中國創立亞投行,意味著將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抗衡的看法,殷乃平回應,人民幣仍須5至10年的努力,在中國經濟、產業成功轉型、穩定後,才有可能確立國際地位。張春雄也分析,歐元區整合以來大小問題不斷,亞投行整合更多國家的資金,能做到何種成效,還有待觀察。

林向愷建議並提醒,亞投行本質與APEC、WTO等區域經濟體不同,且是由中國所主導,若台灣要加入亞投行,在朝野未獲得共識、該以何種名義加入前,仍應審慎評估其效益,或者以其他方式擴展國際空間,如藉機拉攏美國、日本,並且在政治協商與經濟談判中取得最大的平衡,否則政府當前應先重視我國整體產業、經濟轉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