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海地大規模地震發生已過5年,在國際社會承諾提供的援助隨時間流逝而逐漸「枯竭」時,基督教團體依舊熱心不落人後。他們除第一時間協助救援外,在重建計畫啟動後,也決定大量興建學校,希望讓教育無縫接軌,幫助2.5萬名兒童重返學校,早日脫貧。目前預計30間新學校將在今年春天竣工。
2010年1月12日7級強震撼動海地,首都太子港許多建築物化為破碎瓦礫,其中也包含許多由教會經營的學校。事發後,海地政府除實施重建計劃,並透過國際社會援助修復水電、通信、公路等遭破壞的基礎設施。基督教事工「國際憐憫組織」馬修‧摩爾表示,地震導致許多建築倒塌,許多學童缺乏學習空間。
國際憐憫組織在災後9個月內,除運送超過600噸物資給流離失所民眾之外,移動的健康診所也為近1萬5千名兒童接種疫苗、分發4千份衛生用品,並為災區兒童提供災後心理輔導。
日前該組織順利從全球各地募集3120萬美元(逾台幣9億元)資金,除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或提供小額貸款,最終目標則為重建學校,因為海地並無公立學校制度,多數學童在教會經營的私立學校就讀。如果沒有學校,逾2.5萬學童將無法繼續上學。該組織在學校興建工程中,也聘請薩爾瓦多防震工程師設計建造能夠抵擋重大災變的學校。
據報導,因海地地震事發已5年,相關援助開始趨減,各界承諾援助資金至今大部分未實際兌現。總統馬爾泰利12日在太子港出席地震5週年紀念活動時呼籲,大家面對目前各種困難與挑戰,需依靠自身智慧和力量來重建美好家園。
過去48年來,國際憐憫組織已在海地與當地270間教會合作,推動兒童全面發展計畫,透過耶穌基督的愛幫助孩童脫離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