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亞洲經濟 兩極發展新態勢 (林建山)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4/12/25 11:08 點閱 1865 次
有些國家在未來這一年甚至於未來的15 年,都勢必會「變得更加富裕」。〈photo by wikipedia〉
有些國家在未來這一年甚至於未來的15 年,都勢必會「變得更加富裕」。〈photo by wikipedia〉

2015 年亞洲區域仍然會是全世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尤以中國、印度居於特別領先的地位。中印兩大經濟體合計,已占有全球經濟GDP的6分之1份額, 對於整體亞洲經濟的帶領作用, 當然值得高度期待。

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會在「新常態」階段,逐年略略遞降,但相對國際平均水準仍然較高;印度的經濟成長力度則會呈現逐年向上遞增態勢,適足以頂替中國放緩的缺口。

【中印領先成長】
就一定程度言,當中國真正落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所要求的必要改革,就必然會讓中國經濟變得更有效率,也比較能夠維繫其相對快速的經濟成長速率。2013年10月1 日正式掛牌營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PFTZ),在14 個月之內,所顯現中國經濟自由化,以及市場開放的極大績效表現,已令國際社會驚豔不已,這將是2015 年中國經濟持續被看好的重要研判基礎。

然而,中國的經濟發展,截至目前還是主要集中於沿海省份,中國東北和西北的農業省份,短時間之內還是會落在後頭,這種區域經濟之間的失衡問題,對中國經濟前景所可能產生的不確定性,當然也是國際觀察家密切注視的重點。

在印度經濟社會方面,由於印度長期具有較強較有競爭力的教育體系、民主制度及英語技能,特別是在利用資訊科技以獲得更大經濟收益方面,將展現出更為巨大的可期潛力;然而,今天印度經濟發展所面對的最大障礙也是最大挑戰的是,如何更有效地讓印度高達以億計數的赤貧文盲公民,公平分享經濟發展的好處。

【東亞經濟不平穩因素】
展望2015年之後的未來15年,東亞區域經濟的特點,仍將會是亞洲最有活力的一個經濟團塊,但是可預見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乃至各自國家內部,都將繼續存在不平穩,以至潛在性的戰略緊張問題,以刻正積極研商建構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國、日本、南韓3 國, 就是最為典型的,處在矛盾弔詭情境之中具體例證。

這種情勢發展,在2015年必將繼續擺盪不休,當然還會是不容忽視的,危害亞洲經濟復甦的負向因子。

在亞洲新出現的大國對立狀況,包括:美國—中國、中國—日本、中國—印度的兩兩對抗,以及相關包括台灣、朝鮮、南中國海的地區衝突熱點,受到挑戰的印尼、朝鮮半島及中國的政體前途,乃至在國家內部,如中國、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境內群體關係緊張和少數民族問題,都不能豁免於爆發軍事對抗和衝突事件之可能,對2015 年,多半還是會變成為經濟成長發展的重大負向變數。

【兩極發展新態勢】
展望2015年亞洲經濟前景發展,最有可能的情境態勢是:包括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以及中國部分地區的「富裕社會」國家群,在未來這一年甚至於未來的15年,都勢必會「變得更加富裕」,日本仍然可能會繼續扮演亞太區域經濟圈「產業科技開發和商業應用」的領頭羊。

相形之下,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以及中國西部農村地區的「貧窮社會」國家群,則將在2015年這一年甚至未來的15年間,繼續停滯在相對落後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中。

另外,預期作為投資和基礎設施發展的結果,2015年及其後數年間,台灣、香港與中國華南地區,將會建立起「更緊密的經濟聯繫關係」;而因外國直接投資(FDI)、貿易和國際資本市場的自由開放,中國將加速其「國際化」包括人民幣國際化及服務業產業國際化,而日益融入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