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嚼檳榔 終身罹癌風險高

李昀澔 2014/12/03 17:10 點閱 3474 次
醫師表示,口腔癌病程進展快、晚期死亡率高,有賴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治療。(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表示,口腔癌病程進展快、晚期死亡率高,有賴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治療。(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一旦養成嚼檳榔惡習,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將終身如影隨形。台大牙醫系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國人嚼檳榔率雖逐年降低,但口腔癌死亡率卻上升,有賴定期篩檢及持續追蹤陽性個案來改善。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賈淑麗表示,即便戒除嚼檳榔習慣,罹癌風險仍可能持續偏高長達10年。

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強調,尚未罹癌的「癌前病變」者,3年內發生癌變比例為3%至5%,需特別注意追蹤。

【口腔癌死亡年齡低】
由陽光基金會、牙醫師全聯會、北醫附醫等11個民間單位組成的「檳榔暨口腔癌防治聯盟」,3日公布2014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報告」指出,國內成年男性嚼檳榔率從2012年約10.9%,降至2013年的9.5%,其中嘉義市「降幅」達4.1%,新竹市下降2%,表現最佳。但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2007年新增5千4百多例口腔癌病例,2011年時上升至近6千9百例,2013年時更造成近2千7百人死亡,是青壯年男性早逝的原因之一。

國內研究證實,有吃檳榔習慣者,罹患口腔癌機率為常人的28倍。韓良俊建議,為使檳榔防制工作能順利推動,應比照《菸害防制法》,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賈淑麗解釋,相關立法工作持續在進行中,但香菸課稅主要針對菸商,目標明確,而檳榔從種植、產銷至販售的產業結構相對複雜,向農民、攤商或消費者課稅也未盡公平,仍有待進一步研議。

【早期治療存活率高】
賈淑麗分析,近年來口腔癌發生率逐年略增,與國健署提供30歲以上、曾有嚼檳榔習慣者,及18歲以上、嚼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檢查,篩檢出許多罹癌者有關。而死亡率無法降低的原因,則與檳榔「流毒無窮」有關;她強調,每天嚼10粒以上檳榔達10年者,就算戒除,罹癌風險仍會持續偏高逾10年。

黃茂栓表示,口腔癌若能早期診斷並治療,第0、1期患者5年存活率逾8成,但由於口腔癌病程進展極快,許多患者確診時已進入第3、4期,5年存活率會降至40%以下。目前雖有手術、放療、化療及標靶藥物等多種治療方式,但患者術後復發或其他部位再度癌變的比例仍高達4成。

根據國健署2013年統計,有98萬名口腔癌高危險群接受篩檢,共檢出近1千3百名口腔癌患者及3千7百多名癌前病變者。賈淑麗說,癌前病變者若能儘快戒檳榔,並接受治療、追蹤,可及時遏止口腔黏膜細胞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