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氣溫驟降、情緒波動,都可能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發作而出現血便及腹瀉。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未注意保暖或生活壓力排解不佳等都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運作,並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發作。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文?表示,若反覆腹瀉超過1、2個月都未改善,就要特別當心。林口長庚營養師曹雅姿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發作時,患者應避免食用纖維過粗、高油及奶類食物,以免不適症狀加劇。
【好發於年輕族群】
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與全民健康基金會訂30日舉辦病友衛教活動。學會常務理事吳登強指出,患者會持續出現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血便、疲倦、發燒與「裡急後重」,也就是患者有強烈便意卻解不出大便等症狀。王文?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病灶部位雖略有不同,但症狀主要都是腹瀉及血便;除中、老年人外,也好發於20多歲的年輕族群。
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與遺傳有關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統會「敵我不分」、攻擊正常的人體組織。王文?解釋,人類腸道中有各種幫助消化的細菌,原本與人體相安無事,但當免疫系統出問題時,會攻擊這些正常菌落,連帶破壞腸壁組織引起發炎,長期會導致腹瀉及血便;過去國內盛行率不到1%,但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患者人數有增加趨勢。
【反覆腹瀉、血便】
「民眾若出現血便或腹瀉症狀,通常不會想到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吳登強分析,民眾常以為長痔瘡或罹患大腸直腸癌才會解血便,腹瀉則是大腸急躁症或急性腸胃炎所致;但腸躁症患者不會解血便,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腹瀉則不會反覆發作。王文?提醒,若血便及腹瀉反覆發作1、2個月,就需特別當心,因為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0年中罹患大腸癌比例為8%,需仰賴及早發現、治療來避免。
吳登強說,現已有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等多種藥物可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王文?指出,潰瘍性結腸炎部位常出現在大腸末端,若症狀嚴重、藥物治療後仍未改善,會考慮動手術截除部分大腸;克隆氏症則多位於大腸前端、靠近小腸處,該部位易出現狹窄情形,也需開刀治療。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因長期腹瀉、吸收不良,身材常偏瘦。」王文?表示,國外研究證實,患者平時應多補充富含高纖的蔬果,有助改善症狀。營養師曹雅姿強調,患者個別差異極大,每個人可以吃、不能吃的食物都不太一樣,必須自己嘗試、判斷哪些食物容易引發腹瀉,但不易消化的高脂及奶類食物都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