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鼻子小眼睛的 排他文化

曹威林 / 文字工作者 2014/11/25 11:18 點閱 2961 次
金馬獎主辦單位心胸可以更開放,把金馬獎辦得更加國際化,與獎勵台灣電影切割。(photo by 中央社)
金馬獎主辦單位心胸可以更開放,把金馬獎辦得更加國際化,與獎勵台灣電影切割。(photo by 中央社)

第51屆金馬獎日前揭曉,對岸角逐者再度成為大贏家,對岸演員陳建斌甚至成為金馬獎舉行半世紀以來首位連中三元(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導演) 獲獎者。若欣賞過陳建斌在「三國」中詮釋曹操的演技功力,他能奪下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獎項並不為過。

然而我們的網友與特定立場媒體報導金馬獎頒獎典禮花絮,對待陳建斌等大陸得獎者卻表現得如此雞腸鳥肚、小鼻子小眼睛。

其實很多台灣的傑出電影或其他創作領域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同樣在對岸的大眾文化消費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雖然陳建斌、萬茜來自對岸,但「軍中樂園」導演卻是台灣的鈕承澤,電影演的是戒嚴時期的台灣社會,實際上還是台灣電影。假如台灣社會不能從中得到啟示,反而要以本土化之名大炒文化鎖島排外敝帚自珍的冷飯,乃自卑與缺乏自信的不健康心態。

猶記多年前我國金龍少棒隊首次奪得美國少棒聯盟世界大賽冠軍,自此之後代表遠東區的中華民國少棒隊頻頻奪冠,令地主國十分難堪,美國主辦單位決定不讓外國少棒隊參賽,1975 年改成自家人閉關打「世界大賽」。但是這種做法卻只維持了一年,次年起還是讓外國少棒隊重回世界大賽。

有競爭才有進步,若老美關起門來玩自家人包辦「世界大賽」的獨角戲外人必定覺得可笑,為何香港、大陸的電影工作者抱走金馬獎,就要當成國片的大限將至如喪考妣?況且在資本、知識與技術、人力都已呈現跨國流動的全球化趨勢下,從電影拍攝流程分工看,從演員、資金、技術到幕後支援拍攝技術團隊,究竟有多少電影夠資格被稱作「本土電影」?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大概是受到過去兩位前總統執政時期,以「本土化」和「台灣主體性」等空洞口號、遂行族群政治社會動員影響所及,台灣社會在某些公共議題上,也逐漸養成習慣關起門來孤芳自賞,金馬獎的意義乃至存廢即為一例。

提升台灣電影的水準、競爭力和金馬獎兩者間並非排他性陳述,金馬獎主辦單位心胸可以更開放,把金馬獎辦得更加國際化 ,與獎勵台灣電影切割,金馬獎在國際影壇才能贏得更多尊重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