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學習時間 與品質不一定相關

許又方 /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2014/11/13 10:42 點閱 2437 次

教育部擬於2015年試辦國中小「第三學期」,將暑假縮減為三週,其餘時間挪作補救教學、加強學校特色、提升偏鄉教育、入學制度、就近入學等多元課程教學。此議一出,立即遭到來自全國家長團體、全國教師公會的反彈,咸認教育部此舉只會讓學童的學習壓力增加而已,作家張大春甚至痛批這分明是「無腦」。

事實上,成功的教育不在於學習時間的長短、學習項目的多寡,而在學習的內容與方式。與全球各國相較, 台灣九年基礎教育的上課時間與教授課目絕對不少,但捫心自問,與學期明顯較短的歐美國家相比,我們教育出來的下一代是否真的比較傑出?

答案很明顯:沒有。過去台灣基礎教育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填鴉式教學」--把知識像食物般強灌給學生,卻從不考量灌進去的東西是否營養、學生是否能消化、進而將之轉為足以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量,換言之,癥結在教的內容僵化且教的方式呆板。

也因此,我們的學生只要遇到「背」的僵硬知識,都可以明顯強過同齡的歐美國家學童;但一旦面臨必須運用各種不同學理解決的難題,立即相形見絀,而且是愈到高等學府愈顯落後於世界先進國家的學生。

有鑑於此,近年來國內教改團體及專家不斷呼籲改革教學模式與授課內容,為的就是矯正過去那種將天才教成庸徒的教育方式。但很可惜的是, 錯誤的競爭觀念依然如同幽靈般盤旋在老師與家長腦際,迄今多數「大人們」仍認定學得多、時間長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法則,正規上課以外,還要求學童上輔導課、安親班及才藝班。

這種錯誤的學習觀念造成台灣高中以下正在發育成長的青少年睡眠嚴重不足(長庚醫院一項調查顯示,台灣中小學生每天睡眠不到7.5 小時), 加上課業壓力大、休閒運動時間太少,導致我們的下一代普遍身體狀況欠佳,進而影響學習的意願與成效。

試問,沒有健康的身體,怎可能有靈光的腦袋?上學不快樂,學習怎可能有成效?因此,教育部要深思的是,如何讓下一代做最有效率的學習、健康的學習,而不是雪上加霜地剝奪學童休息的時間,繼續用強迫灌食的方式增加他們的學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