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正萎縮 敖幼祥:應轉型

杜胤廣 2014/11/04 20:48 點閱 6201 次
榮獲第5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的敖幼祥。(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榮獲第5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的敖幼祥。(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走進書店一看,架上還剩多少台灣漫畫作品?」榮獲第5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的敖幼祥,4日在頒獎典禮上感嘆,台灣漫畫產業正處於萎縮狀態,面臨到亟需轉型的關鍵。擔任評審的漫畫家邱若龍也認為,國內的漫畫出版其實已隨網路閱讀的興起,消耗殆盡,但要轉型成「動漫」,須有健全的特效製作環境與文化底蘊的故事原型,才能呈現。

獲得第5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的敖幼祥,從事漫畫工作超過30年,其作品上看2百多部,他在1980年代創作的代表作《烏龍院》,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4千3百萬冊,不僅連載到美國,成為家喻戶曉的幽默漫畫之一,更改拍成動畫。

評審團認為,敖幼祥的代表作《烏龍院》不但在80年代掀起台灣漫畫界的狂潮,擁有許多愛好者,漫畫編審制度更在敖幼祥成立工會後,讓漫畫創作者受到保護,才讓台灣漫畫創作起死回生。

「網路興起,加上亞洲漫畫市場的競爭,與其他娛樂媒體的出現,都是影響國人看漫畫習慣改變的原因。」敖幼祥表示,他創作的180多部作品中,《烏龍院》就占了3分之2,當年紙本媒體還未走下坡時,他的作品讓出版社與報業提升銷量,從而成為漫畫創作的平台,但當出版業走下坡時,連載漫畫也開始相繼消失。

「台灣漫畫界缺的是『出版平台』、『行銷』與『數位化』。」敖幼祥認為,喜歡畫漫畫的年輕人無處發揮,只能從網路起家,但能被讀者發掘的不多,仍須借助出版社的行銷力量,甚至從這些故事的原型,延伸到其他媒介產物,翻拍成電影或動畫;而政府更應扶植有品牌價值的出版社充當平台,如此台灣漫畫才有第二春。

「有好的原創漫畫故事原型,才可能轉移至其他媒材進行創作。」邱若龍說,漫畫要出頭除了要有好的平台,更需要獲得民眾購買的認同,才能轉移植其他媒材進行創作,再者,台灣動畫目前仍停留在「手工業」的狀態,並沒有達到一定的產業分工基礎,因此,漫畫界要尋找轉型出路,仍需在漫畫產業的沃土上,產出更多原創的作品。

第5屆金漫獎年度漫畫大獎由小莊的《80年代事件簿》獲得,新人獎與編輯獎則由張季雅與大辣出版社總編黃健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