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研議長達2年的「助產師重返醫院計畫」終於上路!
衛福部醫管會執行長林慶豐16日宣布,林口長庚、台中榮總、彰基二林分院,及桃園、台中、豐原等3家部立醫院,即起將展開「友善多元溫柔生產試辦計畫」,將由婦產科醫師及助產師共同照護產婦。林慶豐表示,助產師共照制度在北歐、荷、紐、英等地區行之有年,連英國王妃凱特的第1胎,都是由助產師接生。
部立桃醫婦產科主任呂理政指出,國內婦產科醫師因人力不足常致過勞,且無法妥善照顧每1位產婦,但有7成產婦都可自然生產,可由助產師接生,醫師從旁支援,也能專心照顧其他3成有孕期高血壓、胎位不正、難產等問題的產婦。呂理政強調,助產師可提供產婦許多非藥物的減痛方法,減少剃毛、灌腸、剪會陰等不必要的醫療介入,且由於助產師可從產前一路陪伴孕婦,更能及早發現問題。
桃醫先行開辦助產師門診已有3年多,婦女新知基金會培力部主任陳玫儀也在桃醫生產,雖然最後接受剖腹產,但她表示,助產師從產檢就開始提供衛教資訊,產後則有電話及到府訪視,協助照顧寶寶。更重要的是剖腹生產時,助產師也在一旁告知她醫師每道手續的過程及目的,這對心情極度緊繃的產婦而言,實有莫大幫助。
國內目前助產「科班」僅有輔英助產系及北護助產所,每年培育數10位助產師;開業助產師萬美麗分析,英國助產師每年服務30位產婦,她個人每月約照顧2位產婦,由於助產師最大功能在「持續照護」,服務「貴精不貴多」,國內實有人力需求,建議可增設校系。
桃醫助產師游中寧則認為,若廣設校系,恐有師資不足問題,另外多數科班出身的助產師,仍以護理師身分受各醫院聘用,並非專為產婦服務,難以發揮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