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農委會有意引入外籍勞工,填補台灣農業勞動需求。農經學者對此樂觀表示,有利於台灣農業發展,可以試點試辦,但農業有淡旺季、缺乏定點等問題,人力派遣或管理都需有配套措施,長期政策也需要繼續引入青年農夫,否則老農凋零後恐有人力真空危機。前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則指出,現行農業補貼政策以家庭農場為核心,當農夫身兼企業主後,補貼等相關政策也需進行調整。
農委會雖有年輕人打工換宿、活化農村人力等政策,但農業屬性辛苦,年輕人即使參加打工換宿、職校產學合作,常因「又髒又辛苦又危險」而離開,農村婦女或老年接受採果、植栽等農業訓練後,也常因為太辛苦,寧可缺錢也不願意上工。
由於家庭農業缺乏工廠登記,無法比照工廠引進外勞,農委會主委陳保基8日透露,有意在明年1月試辦引入農業外勞。
【值得一試但須調整】
曾任農委會主委、台大園藝系教授李金龍表示,台灣農業以家庭農場為主,4、5人單位務農相當普遍,人力短缺現象的確需要當局正視,但引入外勞不只有保障本勞、社會共識等複雜狀況,也涉及農業政策的調整。
李金龍指出,台灣農業政策以家庭農場為核心,為了照顧農場經營的辛苦,有許多衍生的補貼政策,比方說農產品不須營業或所得稅、農田不需要田賦、老農加入農保有老農津貼等等。農場主未來若身兼農夫與企業主身分,政策是否繼續保障需要更多社會討論,應該從長計議。
「台灣農業人口老化現象相當嚴重,」台大生傳系教授王俊豪說,目前農務有3分之1靠外籍配偶勞動力填補,但若有工廠或其他產業選擇,外配在收入考慮下也會向外流失,因此替代性勞動力嚴重不足,他認為引入外勞「值得一試」。
【與社福、工業需求不同】
王俊豪分析,農業屬性與一般社福、工廠外勞不一樣,通常是產銷班或特定組織一起聘僱,也有農忙農閒季節之分,運作管理上需要有配套措施,「以採茶而言,今天這個山頭、明天下一個山頭,工人住宿、接送等等,如何配合勞基法、有效管理,都需調整,沒有試做真不意了解成效如何,外勞也有國家或產業的自主選擇權,開放不一定能吸引他們進來。」
王俊豪也提到,外勞畢竟是客工性質,等到農村老人凋零後,管理上仍會出現一大真空,因此國內外政策要並行,提高農場收益,讓青農下鄉可以看得到未來,「辛苦的代價每年只有10幾萬收入,年輕人當然不願意務農。」
台大農經系名譽教授許文富則認為,引進外勞對台灣農業勞動力有所幫助,但農業因產業類別不同,會有不同的缺工時間。以畜牧為例,養乳牛有終年性的勞動需求,符合目前的外勞引進政策,但針對一年2季收穫的稻米,或是一般園藝水果產業,屬於季節性人力需求,就需要一個中央統籌機構派遣人力,開放農業前要先考慮配套。
【須有長期的計畫】
農業專家李武忠教授則指出,開放農業外勞,固可解燃眉之急,卻可能產生諸多後遺症,如本勞就業空間(尤其中老年、婦女就業)受到壓縮,導致失業率提高;農業相關技術可能因而外流;農業需工有季節性且農忙時節各有不同,造成外籍農工僱用與管理上的困擾;降低老農離農意願,阻礙農民年齡結構調整等等。開放利弊得失,政府應先總體評估,並備妥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