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千米深海床 海底地震儀助觀測

賴義中 2014/09/30 14:33 點閱 3935 次
國研院海洋中心、中研院地科所和中山大學海研所攜手合作,完成國產海底地震儀研發。(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國研院海洋中心、中研院地科所和中山大學海研所攜手合作,完成國產海底地震儀研發。(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我國自產性價比優異的「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明年起將在台灣東北、西南海域,投入50架建置海底地震觀測網,有助獲取地震資訊及了解週邊海域地質結構,或進一步應用於水下設施風險評估,及甲烷水合物等海洋能源探勘。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每年發生逾1.8萬次地震和上千次有感地震,而7成以上的6級地震都發生在海底,但我國海域觀測能力不如陸面。

國研院29日舉辦記者會說明計畫。國研院海洋中心、中研院地科所和中山大學海研所攜手合作,完成國產海底地震儀研發,4年內經過28次不同海域地點實測,作業深度可達海底5千米深,可測得數千公里外發生的地震,甚至遠及夏威夷。

一般海底地震儀可分為2種,由頻寬4.5Hz的窄頻到1/120Hz的高頻,「準寬頻」為介於兩者間的1/20Hz。海洋中心副主任溫良碩說明,頻寬愈高,可測得的範圍愈大,準寬頻性能屬於中上,但自產價格僅90萬元,低於國外購入的100至380萬元,性價比較佳,且自力維修、升級更方便。

國內目前主要由中央氣象局的「媽祖計畫」進行觀測,自宜蘭頭城向外建置45公里長的海底電纜網。但考量海底電纜成本高昂、易損壞,國研院改投入海底地震儀,建立觀測網陣列,明年初步先投入30架,全年目標50架,分別以固定式和每半年回收的移動式進行觀測,預計投放115個測站。

海洋中心前瞻科技推動組助理研究員蕭毓宏說,以陣列多點佈放,能依照震波抵達的時間差進行定位計算,可修正預測震央誤差達數公里。結合聲納應用,觀測網陣列也可分析海底土石流等海底災害,便利建置水下設施防護措施,及探勘離岸風電、海流發電、海洋深層水等的適當地點。

不過,相對於海底電纜可即時傳回資訊,海底地震儀僅能在回收時取得資料,不具即時預警功能,主要用於資料補充與研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