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排灣族古珠工藝師施秀菊看著母親過去親手縫製的傳統禮服,眼眶裡的淚水不斷打轉,以清亮的古謠吟唱出感恩與思念。國立台灣博物館將自30日展出「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收錄進400件泰雅織品和排灣珠飾,讓民眾一窺南、北2大原住民族群的百年文化傳承與創新。
泰雅之品展區以大嵙崁、馬里闊丸、北勢、馬利巴、南澳、木瓜等8群支系為主軸。野桐工坊負責人尤瑪‧達陸說,雖然都屬泰雅族,但不同支系的服飾特色和色彩運用都不同,可看見部族的生命力。
記者會上,伴隨泰雅族小朋友演唱織布歌,尤瑪‧達陸也親自演示外婆的織布機,解釋泰雅族女性的一生猶如循環往復的圓,從襁褓包布、成年時的片裙、18歲的新娘服、成為人妻後的服裝,以及臨終踏上彩虹橋要用的裹屍布,生命總是見證織品的伴隨。陸達說,織布是一個圓,象徵圓滿與團聚,但縫製的過程必須留下缺口,讓世代接續傳承。
排灣族的琉璃珠被稱為「蜻蜓珠」,因為族人相信是由蜻蜓眼睛羽化而來,同時也是太陽神賜予族人的獻禮,因此每顆珠子都有特別的名稱、故事與象徵意義。但隨著外來文化入侵,加上商人收購,且燒製方式並沒有典籍或口述記載,讓排灣族的琉璃珠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工藝師施秀菊開始研究燒製技術,1983年成立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後因電影《海角七號》的詮釋,才讓排灣族的傳統琉璃珠飾聲名大噪。
現場排灣族少女吟唱古調《追求少女之歌》,身著有古珠綴飾的排灣族傳統服飾,令人如癡如醉。施秀菊早期燒製傳統的玻璃珠,其後融入美學與生活化、常民化的用品,展現跨界融合的能量。展場中一套床包與枕頭就以1600顆琉璃珠手工燒製、編織而成;洗手台和燈飾更是用廢棄的鐵鍋與琉璃珠結合而成,兼具美觀,且有廢物利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