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審查自經區條例 應顧及民意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4/08/12 14:00 點閱 2032 次

基於現實考量,何不暫不納入農業加值項目,等政府相關部門擬妥相關配套措施,再考慮增補。

立法院臨時會開會期間,高雄發生近50 年來最大的氣爆災難, 各界關注焦點放在高雄救災後續工作與責任歸屬,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卻未能體察社會氛圍,執意要審查自經區條例草案,且要求相關官員需出席,還硬扯通過自經區對高雄最有利,引來社會輿論強烈批評。

最後還是一條未審,反衍生出經濟部長因覺得在立法院時受到在野黨羞辱,憤而辭官的風波。

自經區不能硬闖
事實上,以民進黨和執政黨對自經區條例內容所存在諸多重大差異(如民進黨主張只開放智慧物流與金融服務、不得開放目前管制進口農產品等),可預期未來自經區條例內容勢必經過大翻修才可能通過,想要利用臨時會來進行實質審查,不僅不可能順暢且時機並不恰當,執政黨應該三思想不要任意而為,惹來民怨。

政府各部門一再強調通過自經區、服貿、兩岸監督條例的急迫性,理應積極與在野政黨協商尋求最大公約數,讓自經區能早日實施,相信多數民眾會給予支持而不是只想硬闖。

對於是否納入農業加值朝野看法不同,既然農業加值是自經區最大爭議點之一,坦白說不納入農業加值對台灣農業未來發展影響相當有限,且屏東農業科技園區以及新價值鏈農業仍然可以照常推動。

納入農業實屬不智
若依照現行政院版本推動,不僅對本土農業沒有實質幫助(未明文規定區內需使用本土農產原料比例)卻可能帶來諸多負面效應(從中國近日發生的福喜問題肉事件再度顯示實施進口原料來源標示,讓本土產農產品與進口原料生產製造之農產加工品有所區隔的重要性),特別是農業本來就屬敏感性產業,像日本、南韓等國家在自由貿易談判過程, 均對農業採取最大的保護,不輕言退讓。

而國內在未進入區域經濟合作實質談判前,就主動將農業納入自經區,削弱未來與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的籌碼,實屬不智。

外界反彈聲浪大,且可能因農業加值爭議而延宕自經區通過與推動的時程,反而不利台灣自由貿易推動。

基於現實考量,不妨暫時不要納入農業加值項目,等政府相關部門擬妥相關配套措施,並與農民做充分溝通化解歧見後,再考慮增補。

政治本來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而民主是妥協的制度,沒人可以將所有的資源整碗捧去。劍橋史學大師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 說:「妥協是政治的靈魂。」(Compromise is the Soul of Politics)。若不考慮敵我實力與外在環境一昧戴著鋼盔往前衝,結局可想而知,這絕對不是解決爭端的最佳選項,別誤判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