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是灰指甲 醫籲積極治療

李昀澔 2014/08/07 20:39 點閱 15526 次
醫師指出,乾癬患者可能在指甲出現發黃、小凹洞、斷裂、剝離等症狀,與黴菌感染造成指甲變色、增厚的「灰指甲」不同。(photo by維基百科)
醫師指出,乾癬患者可能在指甲出現發黃、小凹洞、斷裂、剝離等症狀,與黴菌感染造成指甲變色、增厚的「灰指甲」不同。(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乾癬也可能出現在指甲上!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7日出席衛教活動時指出,約有半數乾癬患者會出現指甲凹陷、斷裂、變色、剝離等症狀,常被誤認為「灰指甲」。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分析,灰指甲是黴菌感染,指甲會明顯增厚,乾癬則會變黃、出現小凹洞,兩者治療方式不同,需由醫師判斷。

乾癬患者頭皮、下背部、臀部、腋下、手肘、指甲、膝蓋、鼠蹊部、後頸及臉部皮膚,都可能出現紅腫、脫皮、掉屑、癢、痛等症狀。據健保統計,全台約有5萬餘人飽受乾癬之苦,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乾癬是遺傳及壓力、作息、菸酒、藥物過敏或外傷等因素造成,屬於免疫功能失調引發的慢性皮膚炎,並不會傳染,民眾無需對患者感到恐懼。

灰指甲是黴菌感染造成,包括口服藥及外用油劑,都是要消滅黴菌,與抑制免疫反應的乾癬治療不同。蔡呈芳指出,頭皮及指甲部位的乾癬病灶較難治療,但目前已有多種療法供選擇,其中類固醇藥膏效果最快,但若長時間、大範圍使用,恐影響內分泌,會改用含維生素D、A酸或焦油的藥膏,及照射紫外線抑制免疫反應替代;使用傳統口服藥治療時,則需注意血脂及肝、腎功能是否受影響。

「乾癬病灶面積若超過10個手掌大小,就需要積極治療。」黃毓惠解釋,乾癬患者體內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容易引發新陳代謝及心血管等慢性病。研究證實,乾癬患者糖尿病風險較常人高出2倍,高血脂高出近3倍,高血壓多出1.5倍,中風風險增加2至3倍。黃毓惠強調,民眾應將乾癬視為慢性病,雖無法治癒,卻能有效控制。

皮膚科醫學會7日宣布,即日起至9月30日開始徵選第2屆「乾癬關懷大使」,希望藉由病友的文字、照片或影片分享治療心得,鼓勵更多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民眾也可利用「乾癬檢查室」網站,或下載「乾癬患者行動管理員」應用程式,瞭解自己的嚴重程度,並據此與醫師溝通。

延伸閱讀:皮膚科醫學會「乾癬檢查室」網站。
http://www.psocheck.com.tw/